拿著人家公司的會診費,總得輸出點什么,反正討論已經展開,也顧不得什么面子。
“無缺血移植技術現在不成熟,肝移植也就南都附一應用幾十例,腎移植的應用還是個位數吧,可以說是一家之技術,怎么可能隨意使用,這種技術行不行,還有待病例和時間檢驗。”
王主任這話已經很客氣,這是客場,要是自己的主場,直接粗暴地開啟了批判模式,會把無缺血移植技術批得狗血噴頭。
你一家的技術,就敢用到這種復雜病人身上,開玩笑呢。
魔都的裴教授對這個技術也感冒,也是反對,在學術會的時候,他們對南都附一創新移植技術就橫看豎看全是問題,現在正好逮住機會再批一頓。
南都附一的姚教授只是笑“新技術行不行,不是我說的算,論文發表在科學期刊上,讓數據說話。”
科學期刊,大名鼎鼎,頂級期刊。
“數據這些東西,我暫時不做評價,總之,完全不成熟的東西,少用為妙,這是我的意見。”華西的教授也站在了主流力量的一邊。
討論的焦點又轉移到新技術上,剛剛因為是否手術論戰一番現,在落點在如果手術,究竟怎么手術,用傳統技術還是無缺血技術,大家又分歧嚴重。
“這手術,你說的無缺血技術有把握不”
趙主任對身旁的楊平輕輕地問。
楊平誠實地點點頭“起碼八成把握。”
還真是楊八成,趙主任對楊平的路數已經十分清楚,聽說馮天成的手術,他就是說八成,他口里的八成就意味著基本沒什么問題。
有楊平兜底,趙主任心里信心十足。
要是劉主任和李主任也支持楊平的意見,這個病人就用無缺血移植技術,這幾年三博醫院的器官移植中心不冷不熱,在省里也是吊車尾,正好借這個機會擼一把成績。
無缺血技術移植
這么尖端的技術,沒有搞過,沒經驗,也沒有相關設備呀。
劉主任和李主任心里癢癢的,楊平說得其實有道理,要是真能夠應用無缺血移植技術,那自然是好事,但是哥倆不會呀,這是南都附一的獨門技術。
在南都附一,目前也只有幾十例的病例數量,全是姚教授的作品。
南都附一的姚主任當年是帝都協和器官移植大老的得意門生,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姚教授發明這個無缺血移植技術,目前只在南都附一使用,沒有獲得推廣。
“如果你們愿意使用無缺血技術,我們愿意支援。”
姚教授非常積極,這個病人確實適合使用無缺血移植技術,楊教授還真是厲害,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還提出解決方法,自己的獨門技術,無缺血移植楊教授居然了解這么清楚,要不是略微知道楊平的底細,還以為他有幾百幾千臺器官移植經驗,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說不出這種話。
此時劉主任和李主任也是躍躍欲試。
有附一的支援,那當然好,大不了自己當助手,讓姚主任上臺主刀,到時候也可以打出名頭,在附一姚主任的指導下,李主任和劉主任完成本院首例無缺血肝移植和腎移植。
劉主任和李主任琢磨楊平的話,這家伙做嵴柱側彎的時候,連心臟畸形都敢弄,聽說在沙特,有國際著名心臟外科專家給他做擔保,做了高難度的心臟手術,把心臟拿出來,切除腫瘤和矯正畸形又移植回去。
莫非他還真會做肝移植,腎移植
劉主任清醒一下腦袋,不敢確定這事,只是心里想,應該不會,哪有這樣的天才,什么手術都會做。
等等
在魔都,馮院士的手術也是楊平做的,那可是神經外科的手術,這手術還上了金刀獎的,不會有半點虛假。
“如果用無缺血技術,楊教授和姚教授支援我們,怎么樣”李主任試探性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