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墨再將論文檢查幾遍,確認沒有問題,將論文投給sce期刊。
平均審核時間一百多天,剩下的就是漫長地等待,即使被接受,期間也會有多次的修稿。
干細胞分化的誘導因子,楊平將它們編寫成一張圖譜,大部分是蛋白質,少部分是其它物質,比如維生素。
干細胞分化為目標細胞的過程中,每個階段添加的誘導因子不一樣,這些誘導因子的種類與比例有嚴格的要求。
所以,首先要將干細胞分化的過程劃分為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對應一張“配方”,這樣才能保證干細胞成功分化為我們想要的細胞。
當然楊平不會直接將這些已有成果交給自己的團隊,而是總結出一套實驗方法,然將實驗方法交給自己的團隊,讓團隊去捕獲驗證這些誘導因子。
使用這套實驗方法,團隊能夠節約很多時間,實驗進程呈直線前進,以最快地速度接近目標。
誘導因子的圖譜繪制成功,標志著楊平第一階段的實驗成功。
實驗確實辛苦,但是興趣與成就感不斷刺激楊平,朝著目標前進。
協和與的合作,楊平均做了回復,他決定每個月抽出四天時間去協和和301,兩家醫院各自分配兩天時間,而且從協和開始。
楊平還從未去過協和,為了熟悉環境,他決定提前去協和看看。
現在有宋子墨和徐志良兩個幫手,楊平可以說走就走,根本不用擔心科室的正常運轉。
楊平挑了一個周六,坐飛機來到帝都。
來接機的是宋云,宋云對楊平的態度,已經不是同輩之間的友誼,而是抱著學生的心態。
在梁教授的命令下,宋云曾經在三博醫院跟著楊平進行短期學習,學習內容是嵴柱側彎矯形手術。
但是宋云通過努力學習,剛剛掌握楊平的手術方法,沒多久,楊平又推出嵴柱外固定架治療嵴柱側彎的新技術,這讓宋云有點跟不上楊平技術更新的節奏。
宋云在機場接到楊平,然后駕車將楊平接回協和醫院的內部招待所。
“楊教授,以后多多指導,要是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嚴厲批評。”
宋云在回協和的路上,找機會和楊平聊天,拉近關系。
多少人想跟著楊平學習,但是沒有機會,自己擁有這么寶貴的機會,自然會認認真真,宋云的態度十分端正。
楊平現在要是謙虛,就顯得很虛假,所以他也不謙虛客套,直接說“嵴柱外固定架治療嵴柱側彎的手術指導,你看過了吧。”
“看過了”宋云自信地回答。
那本手術指導,宋云已經熟讀了好幾遍。
楊平糾正宋云的認識“那本手術指導,不是看過就行,一定要能夠熟練的背下來。”
背下來
宋云暫時做不到。
“我一定背下來。”宋云咬牙說。
沒想到楊平的要求這么高,那本實驗室指導,幾十萬字,背下來很有難度呀。
既然梁教授吩咐自己要把宋云帶好,那楊平就要盡職盡責,平時宋子墨對楊平的給的手稿,每一份都能熟練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