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
楊平怎么可能怯場,不喜歡社交,但是沒有不喜歡學術交流。
聽到楊平的肯定回答,梁教授立刻轉告胡主任。
此時會場的參會者不但沒有減少,而是越來越多。
大家都剛剛吃完中飯,精力十足。
在胡主任的授意下,宋云走向上講臺,對大家說“我們剛剛結束手術,大家也看到了中國式全椎切除的新術式,為什么命名為中國式切除,主要區別歐美與日本的技術路線,我們是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獨樹一幟,而且這個技術無論是手術效率還是手術質量,都要優于現有的其它方式,大家對這個手術有什么問題,可以向主刀楊平教授提問,有請楊平教授”
年輕的楊教授,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向講臺,用目光掃視全場,隨時準備接受挑戰者的提問。
切尼教授第一個站起來,宋云將話筒交給他,當然他不會中文,只能用英語交流。
“楊教授,你剛剛采用的新術式,我認真地看完全程,其中有幾處技術其實是我們十年前嘗試過的技術,因為太危險,不實用,所以被我們淘汰,但是沒想到被楊教授重新拿起來用,比如骨質下剝離,我們十年前就應用,將病骨周圍的正常骨組織一起剝離,可是因為很難判斷清楚正常骨質與病骨的邊界,沒有實際意義,直接切除整塊全椎,也不需要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分離技術,我想問一下,楊教授是不是去過美國進修,學習過美國相關的術式。”
美國人就是直接,不繞彎子。
他的話意思很明顯,你的技術算不上新技術,不過是我們淘汰的技術,你撿過來繼續使用。
這種美式的直接提問,讓臺下很多人非常不適應,梁教授皺了皺眉頭,切尼這人的人品果然不怎么樣。
當然,也有少數人心里開始質疑原來楊教授的技術是人家美國人淘汰的。
楊平不慌不忙,看著臺下這個美國教授,超前走了幾步,拉近與切尼的距離,用純熟的英語說
“切尼先生,我非常喜歡你這種直接的溝通方式,首先,我的確去過美國。”
切尼就像捕捉到非常有價值的信息一樣“我想應該是這樣,因為自創一套術式非常困難。”
楊平沒有理會他,繼續說
“不過我去美國,不是去進修,我從未在美國或者其它任何國家進修過,我去美國主要是教學,教美國醫生做手術,因此,我與很多美國醫生結下深厚的情義。”
你們雙城的嵴柱中心的伍子,可是我的朋友之一。
當然,楊平不會拿這種事隨便說。
“其次,你說我的新技術是十年前你們淘汰的,這讓我非常驚訝,因為你們在十年前掌握這種技術,十年前,還剛剛上大學,我很好奇,切尼教授,十年前,你們使用骨質下剝離,使用什么手術器械進行剝離”
切尼一下子慌了,任何謊言,只要涉及到細節,就一定能夠被刺破。
用什么工具
切尼可是頂尖教授,他知道楊平這是在故意當眾對他測謊,稍微回答不慎就會鬧出笑話。
比如回答用骨刀骨刀可以做到嗎
或者回答激光刀那時候激光刀有沒有應用到這種手術。
切尼想了一會才回答“激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