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這么多科室,去過診室,也去過病房,楊平發現這里很多東西與國內不同,護士們穿著統一的深紅色或深藍綠色的短袖套裝,不戴帽子。
而醫生接診病人都是穿西裝打領帶,女醫生穿套裝或套裙,沒有看到醫生接診病人時穿白大褂,也沒有看到有醫生穿t恤、無領襯衫、牛仔褲或短褲。
這里的就醫全部采用預約制,不能現場掛號,也就是沒有花錢預約,是不可能見到醫生的。
參觀往所有的科室,約翰內森又帶楊平去手術室參觀,作為受邀前來指導手術的專家,楊平的參觀暢通無阻。
最后,約翰內森帶領楊平參觀主題大樓ndabuidg西側的菲斯家族雕塑園,這里有梅奧兄弟的銅像。
雕塑園名稱正確的理解應該是這個雕塑園是以菲斯冠名的,用來紀念梅奧家族。
這個雕塑園是由菲斯夫婦捐款修建,用來紀念梅奧診所的創始人老梅奧和將梅奧診所發揚光大的梅奧兄弟。
在梅奧兄弟的銅像前,約翰內森邀請楊平一起合影。
此時,梅奧神經外科醫生辦公室。
“約翰內森醫生的導師怎么這么年輕看起來只有二十多歲。”有人提出自己的疑問。
肌肉男醫生說“同齡人,亞洲人,尤其中國人,比我們顯得更年輕,能夠做約翰內森的導師,恐怕應該年齡有五十歲左右,他只是看起來像二十多歲。”
對于楊平的年輕,當時楊平在德國做手術的時候,歐洲人也是覺得楊平駐顏有術。
現在,美國人不可能相信不到三十歲的楊平可以做約翰內森導師,美國的醫生培養制度與我國完全不同,高中不能直接考醫學院,只能本科畢業后,理工或生物類才能考取醫學院,原來的本科4年,醫學院4年,一共8年,也就是所有的醫生必須至少8年,才能畢業獲得d學位。
有些人本科畢業后工作多年才考取醫學院,年齡更大,所以在美國幾乎沒有三十歲以下的醫生。
“五十歲看起來如此年輕”
白發醫生非常懊惱,自己也是五十多歲,現在卻這么老。
人比人,氣死人,也適合美國。
“你可以推測,臨床經驗在約翰內森之上,肯定要五十多歲。”肌肉男全憑自己的想象,而且大家相信他所說。
“我們怎么從未聽說過他的名字呢”另一瘦高的醫生問道。
肌肉男已經受到大家的圍捧,所以顯得非常積極“中國很多醫生專門研究手術,不發論文,顯得低調而神秘。”
“我剛剛搜到他的論文,有科學期刊的,也有其它期刊的,每一篇都是頂級期刊,但論文似乎都是骨科方面的。”其中一個醫生表示不同的看法。
“哦是這樣嗎”肌肉男醫生有點尷尬。
“他怎么寫骨科論文,難道在中國,神經外科是骨科的分支”手里拿著半張手繪圖的醫生問道。
不同國家有些專業細分有區別,比如美國的脊柱外科屬于神經外科的分支,而我國的脊柱外科屬于骨科的分支。
“是這樣的,他們的脊柱外科屬于骨科,腦外科大概也是屬于骨科。”肌肉男為了顯示自己的博學,點點頭。
原來是這樣,大家終于明白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