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交班的時候。
滕新梅作為重點病例被關注,所以大家停留的時間相對久一點。
“左室和室間隔都這么肥厚,手術難度很大,不太好切。”
宋子墨早已經適應綜合外科的疾病譜,成功完成從骨外科醫生向綜合外科醫生的角色轉換。
作為綜合外科唯二的醫療組組長,徐志良也不甘示弱,立刻發言
“主要操作視野和空間嚴重受限,從主動脈進入左心室,射頻消融和酒精消融行不行”
宋子墨否定“肯定不行,這么嚴重,射頻消融和酒精消融都沒法做到徹底,而且這兩種方法做不到精準,一旦過度,容易引起傳導阻滯,最后不得不裝永久性心臟起搏器。”
“確實麻煩”徐志良同意。
綜合外科這兩員大將,現在無論手術還是理論,放到其它任何一家醫院,絕對是獨孤求敗的存在。
單輪脊柱側彎矯形手術,這兩人已經不比任何行業大牛差,頭腦聰明,非常勤奮,又有高人系統培訓,還有大量的病例實踐,優秀的外科醫生成長條件他們全都具備,所以成長速度非常快。
“現有的手術方法肯定不能徹底達到切除目的,我準備用一套新技術來做這臺手術。”楊平表明自己的看法。
“新技術”
宋子墨和徐志良驚訝地看過來。
教授最近特別癡迷新東西,看來是所有手術都已做膩,只能自己搞創新來消除職業疲勞。
“我這個方法,手術方式是全新的,工具也是全新的,具體現在不好講,工具應該這兩天銳行的黃經理會送來,等工具送到,我給大家再講一講,宋子墨,你去聯系南都醫大動物部,買十頭實驗豬回來,我跟夏院長說說,從醫院那棟備用樓撥一間房給我們做臨時手術實驗室,過兩天器械到了,我們在豬身上試驗,要是沒問題就直接進入臨床。”楊平交代大家。
新技術如果按照正常流程來走,肯定時間很長,這樣效率低,太浪費時間。
以后的新術式,楊平準備都按這樣的流程,先在豬身上試驗,沒有問題,直接進入臨床。
新手術方法對楊平來說,心里有數,已經在系統空間進行大量實驗體的檢驗,完全沒有問題,動物實驗不過是為進入臨床找個依據而已。
“好的,我等下就聯系,上次聽何教授說,他們剛剛從保定那邊進貨一批實驗豬,品種齊全,都是上等好貨。”
“不要普通實驗豬,弄十頭sf實驗豬,你們挑選時,最好用彩超掃一掃心臟,心臟跟滕新梅的心臟大小盡量接近。”楊平吩咐宋子墨。
“宋博士,讓我去吧。”李國棟主動請纓。
這個病例由李國棟主管,他想盡量多參與一些事情,李國棟十分好學,他希望以后自己能夠繼續讀博,能夠留在三博醫院綜合外科工作。
作為實驗對象來說,豬和人類非常接近,組織器官形態,生理調控方式、行為模式、遺傳調控機制等等,很多方面與人類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