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站住站住站住”
巡夜的保安發現有人奔跑,以為是不法分子見到保安逃跑,于是跟著跑起來,邊跑邊喊,還用對講機通知同伴。
楊平只好站定,回頭招招手“對面三博醫院的醫生趕著去急救”
保安停下腳步,松一口氣,擺擺手,示意已經放行,楊平繼續奔跑起來,沖過天橋,一直往急診科沖。
“快,來急診科,通知老徐、張林小五,主動脈全段撕裂,搶救手術”楊平在奔跑的途中打電話通知宋子墨。
這種手術,黃金組合,才能將成功率提高到最大。
急診科,每天24小時燈火通明。
七十多歲的曹震山教授正在接電話,他看到楊平打了個手勢,然后繼續打電話“我知道,楊教授已到,病人正在轉來我們醫院的路上,交給我們吧。”
跟他通話的正是帝都阜外的辛教授,他剛剛回到帝都不久,便接到這個急救電話。
南都附一的心血管外科主任歐陽松華是他的學生,剛剛從國外參加學術會回來,人到家還沒落座,他們急診就收到一個恐怖的急診病例,全段主動脈夾層撕裂,命在旦夕,需要急診全段主動脈置換,而且這種手術只有辛主任可以做得非常熟練,歐陽松華從來沒有做過這種兇險的大手術,無法主刀。
阜外醫院的辛偉聰教授可以稱得上中國大血管外科的第一人,大血管外科是心血管外科的分支,指的是主動脈及上下腔靜脈的手術。
在以前,遇到這種情況,他都是帶著團隊坐飛機全國到處飛,飛刀當地去救這些人,但是大多數病人等不了這么久,所以只能搏命。
這一類病人大概只有2的病人能夠救過來,98的病人沒法救活,大多數沒有機會來醫院。
全國這類手術做得最好的辛偉聰教授,時刻都在救人,有些能夠去帝都的,就在他們醫院救;病情太重無法轉移的,醫生們就飛去當地救。
20年來,辛教授帶領團隊全國各地到處“救火”,就這樣,這種主動脈夾層的病人,獲得手術機會并最終生存下來的,也僅2。
這種病,沒機會的救的遠遠多于救活的。
此時沒有其它的選擇,要么歐陽松華主任主刀手術,就算病人可以上手術臺,歐陽松華主任沒有手術經驗,根本沒法救活。
所以只能辛教授帶著團隊飛刀南都附一,可是,這個病人太急了,挨不到這么久,里面的“血管氣球”就會爆炸。
情急之中,辛教授想起楊平,他試著讓曹教授問問,楊平能不能做這種手術,如果能做,那就好辦,如果不能,那就只能讓病人搏命,搏2的概率。
曹震山教授再也沒有懷疑什么,而是開門見山問楊平“行不行”
行那就是一定行
他已經接受這個觀念。
曹教授放下電話
“病人還在路上,附一做了急診ct掃描,你過來看看。”曹教授絲毫不覺得自己已經七十多歲,仍然精神矍鑠,倒不是他的身體真的能夠比過年輕人,而是幾十年的職業生涯的錘煉,遇上這種救命的事情,不管多么疲憊,必須精神矍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