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術是真刀實槍的功夫,全憑實力吃飯,有徐永忠教授在,他基本上沒有多少說話的機會。
徐教授的兩萬臺手術什么概念,二十年,一年一千臺,平均一天差不多3臺,這是心臟手術呀。
要論冠脈搭橋,不是說戴遠勝教授一人,而是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徐教授小弟弟,完全呈現碾壓的趨勢,要不是手指骨折這種事情,還用什么預備隊。
“我明天一定去學習學習”戴教授回答得很被動。
病人住在301,手術由安貞的教授來做,這種事情說起來,多少還是自己實力不濟,不然也不會這樣。
“那我安排一下,明早八點手術準時開始,每人兩臺手術怎么樣再安排多一點也沒問題。”徐教授說道,在自己專業范圍內,他就是最強的,所以說話也底氣十足。
喬政委說“就兩臺吧,太多容易疲勞,后天還要參加手術呢。”
這事最終確定下來,一旦確定下來,那就要不折不扣的執行。
“我們一起看看孟老吧,大家停留的時間不要太久,最多十五分種。”喬政委心情沉重地說。
孟老院士現在身體十分虛弱,除了醫生和護士,不愿意有其他人打擾,甚至親屬來探望,都只限定一分鐘,看看就行。
他說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不能再浪費時間。
會議就此散會,劉院長和喬政委帶著大家一起去病房看望孟老院士,雖然每天的探望是治療需要,但是劉院長和喬政委還是不想耽誤老院士太多時間,以免讓他著急生氣。
301醫院病房。
孟老院士躺在床上,身上連著各種管道和導線,整個人已經骨瘦如柴,心肌僅僅依靠急診植入的支架撐開血管,維持有限的血供。
如果不能實施搭橋術,這最后供血血管堵塞,將會引起大面積心肌梗死,最終心臟停跳。
床旁是各種監護儀器,監護屏幕上各種數據跳動,醫生和護士24小時日夜守護著,連eo也已經準備好,隨時準備做最后的努力。
心臟重癥監護中心的南應書教授帶著團隊坐在病房里,他時不時查看各種檢查結果,希望各項指標可以穩定下來,馬上要做手術,絕對不能出任何問題。
孟老院士的老伴也陪在床邊,陪在床邊的還有他的學生,劉志達博士。
為了讓他更好的休息,醫生建議對孟院士進行鎮靜處理,這樣可以避免痛苦,可以安靜地的等待手術。
可是老院士一直不肯使用鎮靜,他堅持讓自己保持頭腦清醒。
此時,孟老院士想將手抬起來,努力幾次沒有抬起來,護士知道老院士有事,立刻附在他耳邊問道“孟老師,你需要什么告訴我們。”
老院士不喜歡其他的稱呼,總喜歡別人稱呼他為老師,作為一名國防科技方面的教授,他為國家多個關鍵項目做出過巨大貢獻,很多還是開創性、筑基性的。也培養出大量頂尖人才,這些人才現在都是國防科技領域的骨干。
“我電腦數據拷出來沒有”老院士的手亂抓,吃力地、斷斷續續地說著。
旁邊一直陪著的學生,劉志達博士緊緊握住老師的手“拷出來了,都拷出來了。”
這是老院士第三次問電腦數據的事情,那上面有很多寶貴的實驗的數據,他知道自己時日不多,生怕這些數據損壞或者遺失,給國家帶來損失。
“注意保密”老院士拉著學生的手,叮囑。
劉博士眼含淚水“孟老師,您放心。”
說完話后,孟老大喘幾口氣,又躺著休息,沒有力氣再說話。
剛剛安靜不到十分鐘,老院士的手指又開始動,劉志達博士和護士一起湊過去,老院士的嘴唇動幾次,沒有說出話,只是一直喘氣,因為說話十分費力。
“志達志達”
“孟老師,我在”劉志達握著老師的手。
孟老師喘幾口氣繼續說“拿本子記一下”
劉志達立刻拿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蹲在孟院士床旁開始記錄,他知道,老師心心念念一直記得的是工作,從來沒有關心自己的病情。
“實驗,把把這個數據改一改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