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多小時的手術,心臟全腔重建在快速而有節奏的縫合慢慢收尾,猶如精確機器般的縫合讓王院士震撼,他慶幸自己這次親自來三博醫院,否則會錯過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手術。
只用三個多小時,便完成了全腔重建,如果自己來做,恐怕得十個小時吧。
這種縫合速度與質量,恐怕全世界找不出第二個,難怪他能夠將整個手術控制在6個小時以內,難怪無需過分重視這個病例,因為,這個病例在他手上,真的是一個普通病例。
這不是舉重若輕,而是對他來說,本來就輕。
整臺手術,看不出絲毫的緊張與壓迫感,全程非常輕松,就像在做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手術,甚至經常可以聽到主刀和助手的聊天。
整個手術一步一步推進,沒有任何無效或重復的動作,這是極致熟練的標志。
就連縫合留下的針跡,也給人一種美的藝術享受。
心臟外科,將出現可以引領世界的人物,王院士心里感嘆。
接下來便是主動脈與肺動脈的調轉,相對于心臟全腔重建。這一步更加清晰,將主動脈與肺動脈從根部切斷,然后交換換位置吻合。
對大血管縫合的要求非常高,因為主動脈與肺動脈直接連接心臟,心臟收縮射血的時候壓力非常高,縫合質量不過關,直接崩開吻合口。
所以在心臟上做手上,一針也不能馬虎。
“你有楊教授的”王院士忍不住問道。
辛教授點點頭“一直與他保持聯系。”
“記得將他推給我,我也加加他的,小伙子是個心臟外科的天才,我們得爭取爭取。”王院士說完立刻又專注看手術視頻。
這種手術,年齡大了確實不習慣,心臟得有承受力,看楊平的手術,就像看市中心的“速度與激情”,手術太快,又是高風險操作,所以全程心是懸著的。
“周燦,今天示教室急救箱里的藥物檢查過吧”
“每周定期檢查,跟科室急救車管理程序一樣。”
“那就好”
“你問這個干嗎”
“今天觀摩手術的專家里面也有個老爺爺,我擔心他看教授的手術心臟出問題。”
“不會吧,是阜外來的院士爺爺”
“是的,哎呀,以后最好規定65歲以上的禁止觀摩,進場查驗身份證。”
“嚴肅”楊平的聲音。
“廣播沒關”一個壓低的聲音。
全場靜默,因為屏幕上顯示的廣播的符號打了一個叉叉。
王院士皺了皺眉頭,一幫小孩。
本章完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