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他們兩個人可以搞定一切體重的患者過床,顯得那么輕松瀟灑,風輕云淡。
無論是兩百斤,還是兩百五十斤,對他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
他們離開之后,原本兩個人可以解決的過床,現在需要足足四個醫生才能勉強搞定,每逢這個時候,無論醫生還是護士不免想念勤勞的羅大哥和奧大哥要是兩位大哥在,絕對不會讓大家這樣吃苦。
在羅伯特臨走之前,高主任也和這位異國兄弟不醉不歸,兄弟之間無話不說,自然半醉半醒時聊上幾句有關女人的話題,高主任只是提了一句,其實美國妞那種豐滿奔放全身上下洋溢著運動氣息的類型也挺好。
這位兄弟真是夠義氣,臨走時給高主任發了一條非常認真的,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告訴高主任,下次去美國,一定讓高主任嘗嘗滋味。
結果,高主任連續睡了一個月的沙發,每天還要頂著熊貓眼上班。
做完宋含輝的手術,楊平開始對這段時間的手術進行總結,尤其是心臟手術,如何將手術改進,降低手術的難度,這是楊平的一貫原則,將一件復雜而危險的事情用簡單而安全的方法完成,這樣有利于普及,一種術式,只有普及才能夠救更多的人。
任何技術傻瓜化的處理是一件艱巨的任務。
視窗系統的操作簡單,背后是無數程序員的艱辛努力,后臺的大量代碼才換取前臺的簡單。
除了手術,楊平還需要繼續課題研究。
他需要專注于克隆器官的課題,所以一些小課題分散給身邊的人去做,這樣可以減少壓力,充分利用資源。
比如,3d打印透明軟骨治療骨關節炎和軟骨損傷,這個課題分給蘇南晨和羅伯特去完成。
而骨骺阻滯技術在脊柱側彎矯形的應用,交給了宋子墨、徐志良和奧古斯特主導。
當然,這些所謂的小課題,只是相對楊平來說是小課題,對別人來說,一生只要攻克一項就非常難得,就可以攀登醫學的頂峰。
楊平的工作安排得很緊,每周要去力全醫院做手術,不過現在蘇南晨已經掌握很多新術式,不是非常特別的手術,楊平可以不用自己親自上臺。
通過力全醫院這個小灶,蘇南晨已經被投喂成世界最頂尖的運動醫學專家。
對于蘇南晨,楊平傾囊而授,將自己幾乎所有的有關運動醫學的知識與手術全部交給他,而力全醫院隨著發展,手術量非常大,這些手術幾乎全是楊平的帶教下,由蘇南晨主刀完成。
所以在運動醫學領域,蘇南晨已經悄悄成長為世界頂尖專家,水平甚至超過羅伯特。
楊平每個月還要去協和帶隊,宋云在楊平的竭力帶教下,成長很快,已經成為出類拔萃的脊柱外科醫生,他比協和的帶組教授手術水平高很多,尤其脊柱側彎手術水平,一日千里。
如果算上系統空間的經歷,楊平比世界上任何醫生的經驗都要豐富,比世界上任何醫生的手術時間都長,他所有的手術都是經過千錘百煉。
所以對楊平來說,現在的追求是創新。
美國,某摩天大廈。
里高揚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受他委托出訪南都醫大與三博醫院的廖教授帶回來的消息很不妙楊平拒絕了與麻省理工實驗室的合作,拒絕得非常干脆徹底。
這讓里高揚很是意外,麻省理工的干細胞實驗室,對任何從事干細胞研究的工作者絕對是巨大的誘惑,是無法拒絕的誘惑,他居然無動于衷,可是想想也是,他可是三個月內可以發表13s的人,是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高傲才是常態,在他的眼里,自己才是最優秀的,別人全部都是次一等,包括麻省理工。
但是,對里高揚來說,越是這樣的人才,他越是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