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博醫院的速度就是快,期刊的刊號已經申請下來,名字也已經確定醫學。
大門口又增添一塊招牌醫學期刊編輯部。
期刊創刊的消息一經發布出去,立刻引來大家的支持,國際群里鐵桿粉絲不用說,大家踴躍表示,爭取在第一期發表自己的論文。
曼因斯坦知道這個消息后毛遂自薦,希望可以成為期刊的審稿專家,但得知是期刊后,不免有些失望。
但是對于天才曼因斯坦來說,掌握一門新的語言非常簡單,于是他也開始學習漢語,為成為審稿專家而奮斗。
同時,曼因斯坦決定在期刊上發表一片論文,以表示對期刊的支持,而且這篇論文他不打算借助翻譯,希望全憑自己的能力寫出來。
期刊的編輯部成員暫時由外科研究所自己人擔任,畢竟草創時期,一切從簡,以后再慢慢物色人選,擴充編輯隊伍。
國內的各大教授也不用多說,全部鼎力支持,十幾個醫學類的院士聯合簽字支持,而且他們不只是口頭上支持,都紛紛讓自己的學生往期刊投稿。
按照這種趨勢,醫學雖然是期刊,但是絕對是世界級國際化的期刊。
奧古斯特和羅伯特為投稿的事情暗中較勁,雙方非要拼出輸贏,奧古斯特除了自己投稿,他還讓夏里特醫學院的其他同事投稿,他充當翻譯。
羅伯特這邊,直接設立設立專門的基金,用于幫助美國人用漢語向醫學投稿。
令楊平沒有想到的是,醫學期刊還沒有正式出刊,居然已經成為國際醫學界的熱門話題,他們非常期待,一次發表13篇論文的神級人物創辦的期刊究竟是什么樣的期刊。
而且,整個國際醫學界又陷入激烈的反思。
為什么楊平這樣的學者不愿意再投saturece這樣的期刊
難道他失望了嗎難道這些期刊已經墮落所以這樣的天才不得已才走上自創期刊的道路。
進而學術界展開對語言的討論,網上的討論分成對立的兩派,有認為漢語太古老,非常難學,常用的三千多漢字,每一個漢字就是一個字母,相當于要記憶三千多字母和他們的發音,而且漢語有好幾個聲調,這樣疊加起來,非常傷腦筋。
也有人認為漢語是先難后易,學會三千多漢字,后面就非常容易,不像英語,永遠在增加單詞的路上,出現一個新事物,增加一個新單詞,單詞的量越來越多,不堪重負,而且如果不認識那個單詞就什么都不知道,這讓人們在語言上形成知識隔離,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完全看不懂醫學書,即使大學教授也可能不知道正方體怎么表達,漢語不存在這種情況。
有個語言科學家表示,如果漢語能夠成為科技通用語言是人類之幸,因為漢語是最穩定的語言,對時間或空間跨度的承受力最強大,即使時間或空間跨度非常大,漢語依然能夠有效溝通,如果人類未來進入星際時代,英語將難擔重任,而漢語具備星際語言的基本要素。
只是創辦一個期刊而已,用不著這么討論吧。
反正楊平不管那么多,一切事情有條不紊,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走,誰也動搖不了他。
在汪戈的別墅辦公室。
汪劍將最近搜集的資料整理后又交給汪戈,汪戈仔細研究后說“這幾個病人,我要去拜訪一下,你安排一下。”
其中一個叫做滕新梅的患者引起汪戈的高度注意,汪劍說“這個患者手術效果非常好,根本沒有糾紛。”
“沒時間去等糾紛,沒有糾紛就制造糾紛”汪戈冷冷地說。
朱誠的事情麻煩點,要花點心思,這個楊平的事情簡單,這個病例,滕新梅,安排時間,我親自上門拜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