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一邊思考,一邊用手繪圖完善自己的手術方案,力求做到每一個細節可以在腦海里模擬一遍。
醫生辦公室,宋子墨正在收集大家的手術計劃書,收集完之后,包括他自己的那一份,一起放在辦公桌上,等待楊平的檢查。
楊平從主任辦公室出來,來到醫生辦公室,大家都坐在醫生辦公室等。
宋子墨拉一把椅子,楊平坐下。
桌子上堆滿的手術方案,楊平一份一份地看,手術方案的設計最能鍛煉一個的人能力。
嗯,楊平慢慢地翻看,宋子墨一如既往的優秀,總是把事情做得完美無缺,這個人天生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沒辦法。
徐志良與生俱來的學霸,什么事情都想研究透徹,所以這兩個人的手術計劃最讓楊平滿意。
夏書是新來的,心臟外科的博士,肝膽與胰腺外科的功底還是薄弱很多,但是薄弱只是相對于宋子墨和徐志良,這兩人長期跟在楊教授身邊,耳提面命,連教材都是內部特供,這是外面任何人無法可以的,光一個解剖知識就能雄霸世界。
李國棟不錯,人很聰明,也還上進,已經初露學霸實力,雖然經驗不夠,但是手術計劃做得像模像樣。
張林小五也已經很努力,能夠寫出非常詳細的計劃,值得肯定,看來張老師和伍老師的理想不止于做一個拉鉤俠。
李民醫生是大專生,學歷低不一定能力低,但是學歷低意味著接受的教育有一定有差距,需要后面持續追趕,所以他的計劃書,即使跟張林小五還是差很多,不過楊平不在乎這個,他是特例,楊平有另外的培養方案。
不管李民是一塊玉還是一塊石頭,楊平能夠將他雕刻成藝術品,這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楊平看完這些手術計劃之后,大家正襟危坐,等待他的批改與點評。宋子墨最自信,他覺得教授應該會表揚他。而徐志良卻毫不落下風,覺得自己除了口才,不比宋子墨差,李民醫生有點不太自信,忐忑不安。
可是楊平并沒有當場做出什么評判,而是丟下一句“這些都放到我這里,等這臺手術做完之后,大家再重新寫一份交給我。”
就這有人失望,有人覺得逃過一劫。
宋子墨本來還以為可以獲得教授的表揚,徐志良要驗證自己是不是跟宋子墨打成平手,因為多次輸給宋子墨,心有不甘。
但是教授這么一句話,讓兩人所有的想法化為泡影,好吧,術后再分高低。
張林小五逃過一劫,否則他們那手術計劃肯定挨批,總是吊在火車尾巴其實也很難受,但是他們早已習慣,接受現狀。
寧為鳳尾,不為雞頭,不要橫向比較,而要縱向比較,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進步,這就是兩兄弟的人生哲學。
手術還是等上幾天,除了需要提前幾天注射吲哚菁綠,還需要提前為手術做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