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教授這普外科水平不是一般高呢”史主任自嘆差距不是一點點。
尤其這種大手術的工程學概念,在理念上已經領先他很多,他還處于術前做個大概的模糊的規劃,術中做一步走一步的水平,完全沒有這種細致的工程學概念。
一個大手術包括許多小手術,當然這些所謂的小手術隨便一個單獨拎出來,都是一個大手術。
這些手術既各自獨立,形成一個模塊,又要與其它手術協調配合,各個模塊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對于這種復雜手術,醫生必須要有工程學的基本知識,將整個手術當作一個大工程,每一個步驟當成其中的組成模塊,人類外科歷史上杰作ontan手術,就體現了這種工程學思想,為了達到目的,需要嚴密地考慮很多因素,而不是零散無序經驗性地思考問題。
“要不然呢我就說楊教授盡做神仙手術,你不相信。”
方主任得意洋洋地說,畢竟這種神人是自己醫院的兄弟,怎么的都要跟著牛逼一把。
史主任不高興地說“我哪有不相信。”
肝臟和胰腺已經完成自體移植,現在要給脾臟做自體移植,脾臟只需要重建動靜脈血管,無需重建功能管道,所以比起肝臟和胰腺,容易很多。
但是脾臟這東西有點怪,它的植入可以局限在腔隙內的任何位置或者在實質性器官內,如肝臟、盆腔、胸腔、心包、皮下組織等部位。
也就是要是因為外傷或者手術不小心將一點脾組織散落到這些部位,它可以像種子一樣活下來。
所以為了預防這種意外的脾種植,楊平非常小心,就像對待腫瘤一樣,將手術周邊保護得十分嚴密,以免細小的脾組織脫落,造成意外種植。
史主任看得滿頭大汗,手里拿著一塊紙巾,時不時往自己額頭上按壓幾下。
方主任正在琢磨著,下次是不是要搞一個自體肝移植來試試,要是能夠把自體肝移植做好,也是不錯的,畢竟也是高難度手術,全國能夠開展自體肝移植的醫院也不多,飯一口一口地吃,手術一個一個來做。
而且要是自己做一例無缺血自體肝移植,那可是世界第二例。
在外科研究所,什么世界第一不值錢,可是對方主任來說,別說世界第二,就是第十,那都是求之不得。
這么一想,方主任腦海里打了一個激靈,在外科研究所,三天兩頭搞世界第一例,前不久的心肌微創旋切技術不也是世界首創嗎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方主任心里產生,以后就跟著外科研究所的步伐,專門盯著他的普外科手術,只要他們做第一例,自己就做第二例,像這種超大型手術,自己根本拿不下,沒關系,縮小手術,盡量往小做。
比如楊教授搞八個器官的離體切除自體移植,他就搞一個器官的離體切除自體移植。
這樣,他每次都是世界第二,世界第二呀
方主任想想都激動,為自己的開悟而感到高興,以后就堅持這個理念,完成人生的“學術階層跨越”。
“等下把手術視頻拷回去”
方主任用威嚴的語氣叮囑自己的研究生,以后所有外科研究所的普外科手術視頻都要拷回去慢慢研究,然后再請楊教授“牽著”自己做手術,多牽幾次,自然而然就熟門熟路。
想起這里,方主任不禁回味剛剛被牽著做手術的快感,真的是爽呀,什么時候能夠再被牽一回。
此時的史主任心里也在這樣盤算著準備當世界老二,不愧是師兄弟,想到一塊去了,史主任瞅準一個機會“楊教授,有空去我們腫瘤醫院指導手術,那邊這種病人很多。”
史主任對方主任的學生也來一句“幫我也拷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