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楊氏截骨的加持下,風險將會降到最低,所以不是什么難事。第二臺手術,楊平只打算站在手術臺上坐鎮,由宋云來主刀,宋云在這一批年輕醫生當中,無論理論還是手術都是最優秀的,在楊平的帶教下,他現在的脊柱側彎矯形手術做得非常熟練,如果要與全國的醫生來做比較,一定是站在一線。
這手術由宋云來主刀
胡國林主任嚇出一身冷汗,就算自己主刀都是戰戰兢兢沒有把握,讓宋云來主刀,他雖然也是副主任醫師,但是資歷尚淺。
“楊教授,這手術你不親自主刀”胡國林主任旁敲側擊地問。
楊平風輕云淡地說“沒事,他們能行,我在臺上打打醬油。”
教授應該有教授的樣子,這手術還要自己親自動手么胡主任也不好說什么,這是楊教授的地盤,當然楊教授說的算。
協和給楊平組建的科室屬于骨科的獨立病區,在隸屬關系上屬于骨科,但是他在各方面具備完全的獨立性,醫療活動不受骨科或其它科室的制約,這是梁教授給的特權。
即使身為骨科副主任的胡國林教授現在也是以兄弟科室的身份來觀摩手術,而不是指導手術。
脊柱側彎矯形是宋云的主攻專業,所以他做起來輕車熟路,如果按照武俠的套路來說,宋云是楊氏截骨的真傳者,而且是目前北方第一個真傳者。
一般來說,對于4060度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可以通過相對簡單而安全的手術進行矯正,這時的治療效果也是最好的。因為此時側彎不是很嚴重,而且脊柱比較柔軟。所以手術只需在脊柱的關鍵部位植入鈦合金螺釘,安放矯正棒,利用螺釘和棒可以比較容易的矯正畸形。這樣的手術手術風險較小,簡便而安全。
但是如果更重的脊柱側彎,這種簡單的手術是不夠的,此時需要進行脊柱截骨矯形手術。需要通過特殊的專用手術工具,將僵硬變形的脊柱骨截斷,然后重新對接,完成矯形。這就是脊柱外科的尖端技術脊柱截骨矯形。
脊柱截骨矯形最大的風險是損傷脊髓和神經根。
相對于不截骨的手術,截骨手術多了一個手術步驟,需要把僵硬變形的脊柱骨截斷,然后重新對接組合,而在對接過程中,兩節骨頭可能出現對接問題,一旦錯位,就會損傷椎管里的脊髓和神經根。有時候即使不出現錯位,因為脊柱矯形的程度太過,里面的脊髓和神經根無法耐受伴隨的形變,就會收到擠壓或者牽拉,這種擠壓或牽拉會引起脊髓和神經根的損傷。越是嚴重的脊柱側彎,這種風險越高。
另一方面,截骨需要取出一些多余的骨質,使用專用工具將神經周圍的骨質夾碎取出,在神經根周圍的操作也是危險的,器械可能與神經接觸,進而損傷神經。
為了降低風險,楊平分析了前人的截骨矯形術式,然后予以改進。
任何手術的改良必須實現一定的目標提高效果、增大安全與容易操作,三者必有其一,否則改良便無意義。
楊平改進的截骨方式可以明顯分散矯形時脊髓與神經根的形變,從而大大降低脊髓與神經根損傷的可能,到目前為止,楊平主刀的脊柱側彎絕大多數是極度嚴重的,但是沒有出現一例脊髓和神經根損傷并發癥。
而楊平獨創的微創脊柱外固定架治療脊柱側彎技術含量更高,它巧妙地利用伊里扎洛夫理論對脊柱進行矯形,既要保證矯形期間脊柱的穩定,又要完成矯形的進程,其中的技術要求非常高。
胡主任雖然看得心驚膽顫,但是手術十分順利,什么也沒有發生,誘發電位檢測儀全程未見波瀾,楊氏截骨的優點在這臺手術表現得淋漓盡致。
張主任搞兒童心臟外科的專家,現在看骨科手術看得津津有味,他大老遠地從魔都趕到協和,留給他的工作只是打結剪線,不過還好,此行不虛,起碼見識了花刀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