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腹腔器官簇移植,是指除除肝臟以外,包括胃、胰、十二指腸和小腸的腹腔臟器以一串器官簇方式整體進行移植,這種移植手術相對單一的器官移植要更加復雜,目前能夠開展的醫院不多。
所以大家觀摩的積極性極高,普外科今天算是傾巢而出,其它科室也有醫生過來串門,畢竟這種技術含量極高的手術平時很少見。
“小陳,示教室正直播吧,畫面清晰嗎”方主任問臺下的陳醫生。
陳醫生是方主任的研究生,是少數幾個允許在手術間觀摩的醫生,不過他要負責示教室直播的維護,所以也是兩頭跑。
“很清晰,正播著呢,場面十分火爆,大家都伸長脖子盯著畫面,說主刀的水平杠杠的。”陳醫生不忘記恭維導師幾句。
方主任笑呵呵的“是嘛,你盯著點,要是視頻有什么問題,直接找電腦部值班的,不用客氣,另外給大家弄點宵夜什么的過來,別干坐著,我請客。”
示教室不是無菌區,跟手術室的休息室和用餐室一樣,可以脫口罩,也可以吃東西。
陳醫生立刻領命出去張羅,導師今天高興,陳醫生還琢磨著自己有沒有什么為難的事需要導師幫忙,干脆等下一起提出來。
方主任繼續手術,潘豆豆壞掉的器官確實十分難以切除,難怪羅主任整了很久什么都沒切掉,由于慢性炎癥的影響,到處是粘連,到處模糊不清,根本分不清楚解剖結構。
要不是楊平這樣引導方主任,方主任自己來做估計夠嗆。
異體器官移植的步驟其實就是三步,供體器官的切取,患者器官的切除,異體器官的移植。
這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方主任已經順利完成,捐獻者的胰胃十二指腸和小腸已經成功切取,現在就浸泡在特制的液體中保存,等待移植。
目前方主任處于第二個步驟,人體任何器官的切除都是切斷器官與人體的各種聯系,比如血管、神經和系膜等結構。
最常見的器官切除就是截肢,在以前的野蠻醫學時代,截肢的死亡率極高,因為那時的截肢簡直可以拍恐怖片,使用閘刀或者鋸子給患者截肢后,直接將截肢的殘端按進煮沸的油鍋或開水,那時認為這樣可以殺死細菌。
所以在那時截肢簡直就是最恐怖最痛苦的手術,經歷如此恐怖的手術過程,最后很多截肢術后的患者還因為感染而死。
現在截肢就不一樣,在麻醉下,消毒鋪單,然后將廢棄肢體與人體的連接血管、神經、韌帶和肌肉肌腱一一切斷,血管還要結扎處理。
麻醉、止血、無菌術是外科的三大基石,自從它們出現后,現代外科才拉開序幕。
其實,在現代外科出現前的古代,中醫相對于歐洲醫學不僅僅是溫和,更重要的是無論是理論還是治療效果,都遠遠領先歐洲醫學,甚至不是一個維度的。
方主任的手術步驟非常清晰,讓人看了賞心悅目,不算快也不算慢,總之手術四平八穩,畢竟方主任是被動跟著楊平的引導走,所以要說很快的速度肯定做不到,但是目前這種速度已經是罕有匹敵。
胰腺十二指腸的切除被視為普外科的高難度手術,因為它們的供血血管眾多,分步復雜,任何手術中血管神經都是必須認真面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