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支架爬行技術沒有取得突破,而生物3d打印那邊也好不到哪里去,也依然在原地徘徊。
打印出來的縮小簡易版“器官”只能用于一些諸如藥物研究之類的實驗,暫時無法應屬于臨床,因為它不是真正的器官,嚴格來說只是用細胞按照器官形態堆積的“器官”,不具備器官的微結構。
令康納爾博士慶幸的是,雖然實驗的進度很慢,不過他們的干細胞技術依然是世界上最先進,領先別人至少十年。
公司在這上面押注太大,將干細胞技術列為未來占據生物技術制高點的幾大戰略技術之一。
康納爾博士的眼鏡已經霧氣蒙蒙,他取下眼鏡,靠在旁邊的墻壁上休息,顯得十分頹然。
助手見狀,在一旁說“我們是不是應該改變思路最近有一位中國醫生發表幾篇文章,提到空間導向基因和精微解剖等一系列的新概念,如果真的能夠弄清楚器官的空間導向基因和精微解剖,是不是對實驗幫助很大”
康奈爾博士搖搖頭,他何嘗沒有研讀過那幾篇論文
“空間導向基因只是假說,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實驗能夠驗證,可以說是一個太超前的假說,對目前的研究不會有任何幫助。”“如果走這條路,需要面對的數據非常龐大。”
“首先要對干細胞的基因進行解碼,然后要想辦法對這些基因進行辨別,這種工程比起原子彈研究和登月都龐大,試錯的成本無法估量,何況這還只是一個假說。既然是假說,很可能你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最終一無所獲。”
“最重要的一點你不要忘記了,如果運氣非常好,剛剛說的這些全部取得成功,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后面的困難更多更大。”
你想想,放棄二十余年的心血,一切從頭重新開始,可能嗎”
你說波音公司會放棄現有的所有發動機技術,改換路線,全力投資去研究所謂的曲率引擎嗎”
助手明白了,的確是這樣,一項假說如果太超前,就很難被證實。
而且現在實驗室有十余年的積累,還是世界先進技術,怎么可能放棄呢。
這邊不放棄,即使投資搞空間導向基因和精微解剖研究,也不過是多邊押注,占領賽道而已。
“那精微解剖呢我覺得實踐性很強配套相應的生物3d打印技術,可以用生物3d打印技術來實現器官的真正復制,將是一條很好的路線。”助理顯然是楊平的粉絲,對楊平論文中提到的技術崇拜不已。
康納爾博士還是搖頭
“同樣,看起來有實現的可能性,但是其實還是太難,門檻很高,不具備現實操作性,因為要真正明白精微解剖,必須重新建立在精微解剖基礎上的數字人,這需要研究數字醫學研究者配合我們。”
“但是你不知道,制作精微解剖的數字人之前,你得做一件極為艱苦的工作,那就是用巨量的尸體來做剝切片,然后用電子顯微鏡對活體人的各個器官的細胞進行全方位的照相,利用這些工作來收集原始數據,然后將原始數據交給超級計算機的處理建模,前期的數據收集不僅是海量的,而且是無法實現的,你去哪里找志愿者給你解剖每一個部位,然后用電子顯微鏡對細胞進行拍照”
助手再次茅塞頓開,他可能因為崇拜,所以對技術的細節沒有去研究。
而康納爾博士不一樣,對技術每一個細節都做過最仔細地研究。
“康納爾先生,你不必懊惱,其實在再生醫學方面,我們已經走在了前面,沒人可以追趕我們,整個核心技術掌握在我們手中,只要我們對全世界進行技術封鎖,這么多年建立的技術壁壘只會越來越高,就算我們把這些實驗室數據交給他們,他們根本看不懂,更不可能超過我們。”助手安慰康奈爾博士。
再生醫學、抗腫瘤以及圍繞它們的衍生技術是未來生物醫藥行業的核心技術,誰掌握這些技術,誰就能夠控制未來的醫藥行業,所以康奈爾博士才這么不遺余力。
“嗯,我不是懊惱,而是迷茫,我們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呢”
康納爾博士的確十分迷茫。393151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