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術區的棘突、椎板、關節突等顯露出來后,張林開始植入椎弓根釘。
因為第一次真正主刀手術,手術節奏掌控不是很好,有時候有點冒進,有時候又有點拖沓。
“不要著急,我們兩個慢慢做。”小五提醒張林。
張林穩住陣腳“嗯,我不著急。”
金博士和文博士兩人一直在旁邊觀摩手術,本來他們覺得像脊柱側彎矯形這種手術,張林和小五是不可能拿下來的。
在他們的印象里,小五和張林只能換換藥,寫寫病歷,拉拉鉤,與脊柱側彎矯形這種高端手術不會有任何關聯。
但是看到手術做到現在,這兩個人不但沒有怯場求救,而且穩打穩扎推進,手術的速度雖然很慢,但是起碼步驟清晰,操作到位。
這兩人在技術上是有不足的,但是奇怪的是,這兩人在手術臺上居然配合這么默契,每到各自擅長的步驟,都交給對方來做,臺上相當于兩個主刀,這兩個主刀不僅沒有發生爭吵,而且配合十分和諧。
椎弓根釘的植入已經全部完成,通過術中的c臂機檢查,螺釘的位置雖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中規中矩,不管是植入的進釘點還是方向、深度,都已經達到合格水平,沒有一顆螺釘出現不合格。
置好螺釘,張林開始確定截骨的部位,不過他此時好像把握不足。
“五哥,你幫忙看看,我這些截骨的部位對不對”
小五看了一下,其實他心里也是把握不足,但是兩個人的意見合到一起,在臺上打個商量,最后都會信心十足。
相當于五十分加五十分等于一百分的把握。
“沒錯,這個部位完全正確。”小五確定地回答。
“五哥,那我就開始截骨了”
“截吧”
得到搭檔的肯定,張林開始對脊柱進行截骨,截骨與矯形是手術的關鍵步驟。如果能夠獨立完成這個步驟,基本上可以說明已經掌握這種手術。
我開始截骨了
截骨吧
張林再次確認,然后開始對椎骨進行截骨,他的動作很慢,但是很穩,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太熟練,所以選擇的策略是穩中求勝。
他每操作一步,都要扭頭看看誘發電位監測儀的屏幕。
每看一次屏幕,他都會問一下小五五哥,誘發電位的波形沒問題吧
小五也扭頭看看誘發電位監護儀的屏幕,回答道沒問題,放心。
這兩個人很有意思,估計如果單獨讓他們任何一個人來主刀手術,他們都會信心不足,但是兩個人合到一起,他們就信心充足。
畢竟兩個人幾乎所有的訓練都在一起,他們曾經一起畫解剖圖,一起解剖尸體,一起上臺做手術,一起在外科研究所的培訓室里面練習手術基本功,練習腔鏡操作和顯微鏡操作,這種長期在一起合作的模式,讓他們產生了一種相互依賴心理。
比如說張林現在明明截骨的位置沒有錯,但是他還是要請小五幫忙看看,做一個確定,如果沒有得到小五的確定,他有點不敢繼續下一步的操作。
就這樣,兩人在商量著,一步一步,慢慢地做,速度雖然不是很快,但是比較穩,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誤傷血管出血,手術中必須切斷的血管,都提前得到結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