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將k因子進行各種改造,讓它們能夠順利安全地通過血液循環,最終與腫瘤細胞進行某種結合,啟動腫瘤細胞的凋亡程序。
試錯的成本是巨大的,楊平修改一次,然后試驗一次,這樣不斷地反復,系統空間時間消耗的時間再大,換算成現實的時間已經是微不足道。
如果在現實實驗室,這種試錯極其耗費人力和時間,比如研發單抗藥物最初的分子發現,找一個抗體要在10億,甚至于100億數量的抗體庫里,通過某種方法一步一步篩選,最后篩選出一種抗體做成單克隆抗體成藥,這個過程里至少有1000步,這1000步每一步都不能出差錯。
我國有一家藥企研發單抗藥物,花費7年,3000多個日夜才研發成功,這其中很多次遇到困難需要推倒重來。
與現實實驗室不同,在系統空間實驗室,楊平的試錯成本極低,因為系統空間擁有巨大的時間優勢,還擁有無數的機械臂輔助工作,所以楊平只要把實驗程序設定好,一切交給系統面板,自己只需定期進入系統空間檢查,一旦發現問題,重新調整即可,而且如果僅僅是試錯操作,楊平連看都不用看,此路不通,系統面板會指揮機械臂自動進入下一條路線。
比如從抗體庫中篩選抗體這種事情,直接把實驗步驟設置好,系統面板指揮機械臂不間斷地篩選,楊平只需躺實驗室休息。
巨大的系統實驗室已經擴展到好幾個足球場那么大,平面鋪開的各種儀器,加上高高的穹頂,楊平第一次感到自己空間實驗室是如此的恢弘,那些靈巧精細的章魚手不知疲倦地工作著,實驗室所有的體力勞動全部由它們承擔。
這里的機器永遠不會出故障,也永遠不需要休息,可以一直平穩地工作下去。
系統面板如一個忠實的仆人,管理著龐大的實驗室,每時每刻進行海量的數據處理,實驗室每一臺儀器的數據都傳回面板進行各種運算。
實驗室四壁是透明的玻璃,四周是瑰麗的自然景色,有高山瀑布,有大海巨浪,有無邊無際的原野,有神秘莫測的森林,現在楊平越來越喜歡這個實驗室。
楊平的醫學期刊,其實就是一個網絡論文發表平臺,它沒有時間概念,不管白天晚上,任何時間都可以上傳自己的論文,得到編輯的審核后就可以公開發表,編輯部會將每周的論文集結變成紙質刊物,紙質刊物只是作為存檔使用,不用做傳播。
自從發表13篇s之后,楊平再也沒有在其它刊物上發表論文,他后續全部的論文發表在醫學上,比如后來開立的腫瘤凋亡研究、皮膚擴增的研究,這些研究階段性論文全部發表在醫學上,這樣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讓自己的科研成果公開,宣示知識產權,同時向全世界傳播。
栗瑞忠第二天早上八點準時出現在張教授門口,他只相信張教授,不愿意去其它任何科室繼續診治。
反正外科研究所也是什么病人都可以收,它是帶有研究性質的臨床科室,是科研與臨床相結合的實體。
栗瑞忠是家里的頂梁柱,現在發現是這種病,心里肯定受不了打擊。
張教授耐心通俗地跟他解釋這種病的詳細情況,讓他不要擔心害怕,而且他的病情還沒有到最嚴重的階段。
為此,張教授還聯系血液科和腫瘤科,幫忙聯系幾個已經治愈的患者的聯系方式,希望能夠讓栗瑞忠與這幾個患者聊一聊,增強自己戰勝病魔的決心。
經過這一番“洗腦”之后,栗瑞忠心里豁達很多,也樹立起信心,他十分感激張教授。
“張教授,非常感激你,你這么一說,這病還真不是個事情。”
“好好治療,你是家里的頂梁柱,怎么說暈倒就暈倒呢,要好好地站著,知道嗎”
我這不是一下接受不了嘛,哦,昨天的房費和盒飯錢我得還給你。”
不用,不用,咱們現在已經是朋友,當我請客,而且三博酒店是我們醫院的,盒飯也是醫院食堂的,我是專家,這些可以報銷的,不花錢的,沒事。”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