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羅進還沒有回復,楊平將這件事暫時放在一邊,開始處理其它的事情,科研課題目前進展緩慢,已經遇上瓶頸期,楊平在思考是不是思路出了問題,在心里反復復盤自己的思路,覺得大方向沒有什么問題。
思思這邊的情況也不樂觀,現在已經沒辦法手術,海扶刀及各種粒子刀也不能用,現在唯一的選擇是等待藥物方面的突破。
可是實驗的突破談何容易,楊平擁有系統可以將實驗時間大幅度的壓縮,要是按現實的時間尺度,這是十幾年,幾十年之后的事情,而且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數。
科學史上每一個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都極其偉大,科學研究這東西,沒有純粹的激情很難堅持,任何功利心很容易讓研究者在挫折中動搖、放棄與崩潰。
唯有純粹的對科學的激情才能持久,才能心無旁騖,才能孤獨前行,才能勇往直前。
此時的外科研究所門診,依然十分熱鬧,患者坐在候診區耐心地等待叫號。
心臟外科的曹教授正忙碌著,門診的病人實在是太多,他整個下午沒喝幾口水,忙里偷閑喝一口水,潤了潤冒煙的喉嚨,讓旁邊的研究生繼續呼叫下一個。
這個病人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很是瘦俏,臉色不太好看,時不時咳嗽幾聲,呼吸還有點喘。
他用蛇皮袋子拎著一袋子厚厚的檢查資料,進來時向曹教授鞠躬,然后坐定,將蛇皮袋里面的檢查資料拿出來,一疊一疊地放在曹教授的辦公桌上,有x光片,ct片,還有各種其它檢查結果,比如有關結核、感染、腫瘤等方面的檢查。
曹教授的助手研究生將x光片和ct片掛在閱片燈上,曹教授不慌不忙地扶正自己的眼鏡,一只手擱起自己的下巴,仔細分析這些影像圖片。
x片顯示雙側肺出現大量圓形和不規則的陰影,兩側基本對稱,外側更為明顯,肺尖沒有累及,有些已經聚集為大塊的陰影。
ct上可見大小不一的結節和磨玻璃影、肺間質纖維化、支氣管血管束增厚等等。
這是明顯的塵肺影像表現,曹教授看完后再看看其它的檢查資料,問患者“從事粉塵環境工作多少年了”
五年。”患者回答。
曹教授起身,研究生帶患者躺到診床上,曹教授開始對患者的雙肺和心臟進行聽診,然后做一些必要的其它查體。
“你這是塵肺,我看你該做的檢查已經做了,不需要再增加檢查,你的塵肺還挺嚴重的,目前對這種嚴重的塵肺沒有什么好辦法,只能做肺移植,也就是換肺。”
曹教授很快給出明確的診斷,病情很明確,沒有太多的懸疑。
“你的想法怎么樣如果想進一步已經確診,已經沒必要,我看你看過的醫院不少,都是知名的大醫院,治療方法估計這些醫院的醫生也已經跟你說過換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