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以前獲得的一些信息存在嚴重的偏見,真實的中國是如此朝氣蓬勃,充滿希望,于是他決定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加大與安寧的集團的合作,將巨額的資金投入到這個世界上最大最有活力的市場。
看完卡倫,楊平對他的病情很是放心,后面的日子也不用天天來,派宋子墨或者徐志良來看看就行,趁著這個機會,楊平轉來骨科部看看老上級田主任。
當初剛來三博醫院的時候,還得到田主任的諸多幫助,記得還和宋子墨跟著田主任去石坡醫院“飛刀”進行技術支援,當時還救了那個混蛋汪戈,一想起汪戈,楊平就想罵人。
想起汪戈,楊平又想起朱主任,不過現在朱主任的日子過得很好,作為安寧集團旗下保險公司的高管,年薪已經超過千萬,長期帶著老婆孩子旅居新加坡,雖然斷了醫生這條路,但是另外一條路也算走得金光四射。
其實像朱主任這種人,干什么都能成功,有頭腦,有知識,有目標,有毅力,又能努力,適應能力強,哪有不成功的。
田主任的辦公室很是豪華,配得上華僑樓的定位,中間擺放的茶具也都是極品,據說紫砂壺是江蘇宜興的極品貨,而且每一件茶具,每一片茶葉都是極品,很多是市面上買不到的。
“不僅我們骨科部,整個華僑樓都要感謝楊教授,要不是楊教授的支持,華僑樓哪有今天的這樣熱鬧,你看,大家是排著隊來這里看病,沖的就是外科研究所的金字招牌。”
田主任一邊倒茶,一邊笑呵呵地說。
華僑樓的高速發展,這倒是楊平沒有想到的,楊平只是專注于醫術的研究,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醫術提高了,醫院患者的增多,這就是水到渠成的道理吧。
“這是大家努力的結果,不是我一個人的成績。”
楊平謙虛地說。
在華僑樓與田主任敘敘舊,兩人聊得最多的還是醫學方面的話題,田主任還是沒有變,還是那個玉樹臨風的學者,只不過他學會了長袖善舞而已。
時間不早了,楊平與田主任告別,他拿出手機,微信有一個新加的好友,對方自稱是南都醫大的陸小路。
南都醫大的青年人才也有一個微信群,楊平和陸小路都在里面,陸小路大概是從這個群里加的楊平吧,楊平與陸小路有過深入地交流,此人一定是個不可多的人才。
只是楊平很是奇怪,為什么在南都醫大陸小路一直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助手,實在不應該,饒校長那么愛才,怎么會埋沒陸小路這種人才。
楊平仔細想想,陸小路至今沒有拿出得出的論文,因為所有重量級的論文全部都是第二作者,有些連第二作者都不是,也難怪饒校長沒有發現他,可是從楊平的認知判斷,陸小路不應該沒有重量級的論文。
難道是自己誤判,他只是一個夸夸其談的家伙
理科這種東西夸夸其談幾乎不可能,因為涉及的東西全是真刀實槍的知識,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沒有半點扯皮。
不管如何,楊平還是加了這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