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廖廳聊完之后,定下穿刺的方案,楊平與華僑樓外科部主任和醫生又小聊一會,平時來這邊的次數也不是特別多,現在這邊的會診也是由宋子墨負責,今天只不過順路而已。
所以楊平也算是稀客,外科部的主任和醫生怎么可能放過這種珍貴的聊天機會,生拉硬拽留下楊平,借著探討病例的名頭,跟楊平聯絡一下同事感情。
跟大家聊十幾分鐘,辭別華僑樓的主任和醫生,楊平出了辦公室,摸出手機,很多未讀微信,其中有羅進的微信,這家伙終于又回了信息,大概是想通愿意做手術吧。
楊平一看微信,羅進說已經再三考慮,如果做完手術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他寧愿就這樣等著,至少現在還可以踢球。
羅進回復的微信文字非常多,條理清晰,明顯是經過深思熟慮打過草稿的。
如果做手術可以活下來,但是以后永遠坐在輪椅上,如果不做手術,肯定危及生命,但是終究多久出現問題,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這取病情決于發展的速度。
在生命與足球之間,羅進居然選擇了足球。
楊平知道勸不回他,但還是慎重地回復:希望再次考慮,手術的成功率非常大,相對于生命,術后的并發癥不值一提,坐輪椅也是一種生活狀態。
但是羅進回復,這是他深思熟慮的選擇,他不會后悔。
只不過從醫學的角度,確實太可惜,現在還可以通過手術挽救生命,再過一段時間就沒有機會進行手術,生命注定無法挽回。
在楊平的朋友當中,勵志的人很多,但是羅進算是最勵志的,他的人生可謂歷經坎坷,每一步走得都是那么艱難。
羅進小時候得過鼻咽癌,后來治愈。
正是足球技術進步的黃金時期出過車禍導致全身多處骨折,球迷曾經一度認為他永遠離開綠茵場,但是他再一次站起來了,通過艱苦的康復訓練,他重新沖進綠茵場。
后來膝關節嚴重受損,本來又要退役,但是楊平幫他做手術獲得功能恢復,他再次回到球場,而且實現自己的夢想,加盟歐洲一個俱樂部,而且踢得不錯,成為一線球員,這一路走來也是艱辛坎坷。
現在三博運動醫學中心還掛著羅進的巨幅海報,當時運動醫學中心成立,羅進免費擔任代言人,為運動醫學中心進行宣傳,樹立品牌形象,如今的運動醫學已經是全國前三的存在,而羅進再一次面臨人生一劫。
如果不做手術,羅進恐怕難逃這一劫,至少楊平現在的判斷是這樣的。
伊萬在新西蘭發來微信說,他想來中國一趟,希望能夠使用何教授的數字人模擬手術,因為他的意大利患者手術太復雜,異體面部移植供體來自一名腦死亡患者,伊萬已經獲得這位供者的面部數據,他需要模擬重建供體面部,然后重建手術對象的面部,對兩者面部進行模擬匹配,這樣神經血管的對接會更為精細準確。
因為三博醫院的實驗室和南都醫大何教授的實驗室是楊平課題鐵三角之一,所以他們經常一起聚會溝通,何教授從唐順那里也學來一些方法,建立一個利用數字人賺錢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