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路的問題解決之后,還有手術的步驟,術中遇到意外怎么處理等等,開放手術的經驗不能夠完全覆蓋胸腔鏡下的肺移植,所以必須結合胸腔鏡的特點,對整個肺移植進行一次細節的構建,以盡量讓手術方案不出紕漏。
正當宋子墨和徐志良興致勃勃地研究手術細節的時候,楊平突然蹦出一句:
“用達芬奇機器人來做這手術吧,反正是免費手術,也不用擔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達芬奇機器人做肺移植?
宋子墨和徐志良一愣,胸腔鏡下肺移植的問題還沒完全解決,現在直接跨越式發展,直接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來做肺移植?
微創已經成為外科發展的方向,外科技術日新月異,繼內鏡和腔鏡手術之后,機器人手術橫空出世,成為更加先進的外科方式,機器人手術將外科微創的理念繼續推向一個臺階,未來的外科是機器人手術的時代,這一點也不夸張,就像當年腹腔鏡萌芽時一樣,現在的機器人手術也備受爭議,發展的道路會有曲折,但是前進的方向不變。
“不用胸腔鏡做?”宋子墨覺得楊平的思維跳躍有點快,自己完全跟不上節奏,胸腔鏡手術還沒搞明白,現在又換了賽道。
楊平還是保持剛剛托著下巴的姿勢:“我什么說過用胸腔鏡做?”
""你剛剛不是說用胸腔鏡做?”
宋子墨回頭看后面站著的醫生,希望大家可以作證,明明說過。
一個研究生說:“教授說可以用胸腔鏡做,沒有說這個手術用胸腔鏡做。”
宋子墨瞄一眼這個研究生,這不是自己醫療組的嗎?二五仔!
“聽到沒有,我只是說可以用,沒有說用。”
楊平覺得用胸腔鏡做手術的精確性沒有機器人手術好,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做胸腹部手術還是杠杠的,何不利用達芬奇機器人來做這臺手術,給胸外科也樹立一塊招牌,既然是樹立招牌,就樹一塊最大最高的。
“機器人手術代表未來外科的方向,胸外科要樹立一塊招牌,就用達芬奇機器人來樹招牌,這塊招牌別人要突破難度大一點。”
楊平對歐連峰的手術方案做出最后的確定。
此時的何向軍主任又帶著團隊開始張羅著去動物手術實驗室訓練手術,胸腔鏡這玩意平時他做的很熟,但是做肺移植這么大的手術,還是不行,必須好好練練,一想起自己是世界第一例,何主任就可以廢寢忘食。
微創是外科未來的方向,何主任要牢牢把握方向。
“主任,楊教授不會主刀這臺手術嗎?”有個胸外科醫生問道。
何主任信心滿滿地說:“如果我把手術練得讓楊教授滿意,他肯定讓我主刀,自己只是在旁邊指導,所以大家加油,竭盡全力去搶豬,到時候把手術練好了,你一助,你二助---。”
何主任現在把助手的位置分配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