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教授的團隊對自己的模型進行改進,而張志偉教授這邊也沒有閑著,他們開始對病毒的結構進行進一步分析,究竟k因子應該植入在什么部位,對源病毒的基因還需要進行怎么樣的改變,這些都是應該反思的問題。
他們必須對病毒的結構進行重新分析與總結,最好能夠參照這次實驗數據對各個部位的植入都重新進行一番理論上的修正。
而且張教授的團隊還要對送過來的血標本尋找k病毒,雖然這項任務非常艱難,現在很難在血液中找到病毒,但是他們也想試試,因為只要能夠找到病毒,他們可以觀察病毒進入人體后是否出現變異,究竟有沒有產生一些變化,植入的k因子是否還在發揮作用。
思思還處于意識模糊狀態,但是生命體征平穩,這給了楊平極大的信心。
他開始對思思的肝臟和肺臟腫瘤進行穿刺,在導航儀器的監視下進行精確地穿刺,這樣可以取出一些腫瘤細胞。然后將這些腫瘤細胞拿到實驗室的電鏡下進行分析。
這樣可以確認k病毒是否成功感染腫瘤細胞,如果已經成功感染腫瘤細胞,他們是否成功啟動腫瘤細胞的凋亡程序,如果已經啟動凋亡程序,這個過程是怎么樣的。
這種分析必須以腫瘤細胞為目標,沒有其它的辦法。
楊平知道現在思思剛剛死里逃生,究竟能不能逃生現在還說不準,此時再進行各種穿刺無疑加重她的損傷,但是如果不抓住現在這個機會進行穿刺,一旦錯過時機,即使病毒感染腫瘤細胞,也無法獲取這些腫瘤細胞在感染后的初期、中期和末期的真實狀態。
要救她,此時不能有任何心軟,必須一切遵循理性的原則。
只要能夠穿刺的轉移瘤,楊平全部都穿刺一遍,取了很多標本送往南都醫大的電鏡實驗室,他要親自進行觀察。
在電鏡下,楊平一個一個標本的尋找,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因為病毒經過人體免疫系統在運輸途中的打擊,它究竟能夠有多少成功感染腫瘤細胞是個未知數。
所以現在取到的標本有些可能是正常細胞,有些是腫瘤細胞,但是可能沒有被感染,因為被感染的細胞可能根本沒有取到。
楊平只能一個一個標本親自來找,這項工作還不能用軟件模型或人工智能來替代,因為不管是軟件模型還是人工智能,必須以醫生的數據為基礎,這些全新的實驗,沒有任何歷史數據喂養這樣模型,這些模型根本沒用。
找了幾百個鏡頭的圖片,楊平終于發現一個異常腫瘤細胞,他立即將這個細胞的圖片單獨提出來研究,他發現這個細胞就是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因為里面還有k病毒的蛋白質結構。
但是很遺憾,這個細胞并未出現凋亡,也就是k病毒沒有啟動它的凋亡程序,究竟是沒有進入啟動的程序,還是壓根就不能啟動,現在無從得知。
只有繼續尋找才行,只有找到更多的這種被病毒感染細胞,才能說明問題。如果所有的細胞都沒有進入凋亡程序,那么可能這些病毒并沒有啟動腫瘤細胞的凋亡程序。
如果這些腫瘤細胞處于不同的狀態,哪怕只有一個細胞進入凋亡程序,那么說明k病毒是可以感染腫瘤細胞,而且能夠啟動它的凋亡程序的。
楊平決定繼續尋找,宋子墨帶著幾個博士和碩士一起幫助楊平尋找。
楊平將看電鏡圖片的知識教授給他們,讓他們放寬指征,但是覺得可疑的都提出來交給楊平復核,這樣可以減少漏標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