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看了,我們全知曉并同意,我簽字就是。”王律師面容憔悴。
“你還是看看吧,看清楚后再簽字。”楊平知道他是怕不好意思。
經楊平這么說,王律師開始拿起這些知情同意書,一份一份地看,作為律師,他沒有比別人看得更仔細,反而是大致瀏覽一遍。
當他看到作為參與實驗的志愿者,有足足一百萬的科研補償金,以為看花了眼,沒錯,就是一百萬。
當然大家參加實驗都不是沖著錢來的,而是真的為孩子爭取一線希望。
“楊教授,科研補償金有一百多萬?如果有什么意外還會翻倍?這是不是太多了點,其實你不用這樣的,你搞科研也是為了治病救人,我們理應配合,在拿這么多錢多不好意思,說實話,我們不是沖著錢來的,而是想給孩子一個機會。”王律師情真意切。
楊平告訴他:“實驗有一定風險,你們有這個覺悟,對我們的實驗幫助很大,我們理應給予一定的補償。”
“好吧。”王律師毫不猶豫地簽下自己的名字。
其它家屬,大多數經過溝通后也沒有什么太大的障礙都簽字了。只有一個家屬看了條款后說好好考慮一下,說孩子畢竟已經到這個地步,他要考慮一下還是不是需要這樣折騰,這個家長姓趙,是一個小包工頭,這些年日子也過得苦。
說實驗是折騰,這話不是很好聽,但楊平不是很在意,這些家長心理上都經歷長時間的磨難,確實非常害怕折騰,怕孩子再受苦。
不過這個家長猶豫再三,與楊平談了足足五次話最后才簽字,也是談話時間最長的,談話次數最多的。
這些參與實驗的患者也陸陸續續住進外科研究所的獨立病區,也就是臨時開設的實驗病區,他們開始進行各種檢查,為實驗進一步做準備。
這些家屬因為同命相連,相互也建了一個群,相互幫扶鼓勵,及時交換信息。他們時不時也會聚集在一起聊聊天,大家聊得最多的還是關于這次實驗。
---
醫院旁邊一家茶餐廳的包間里,這些家屬聚集在一起,這次是王律師召集的,王律師為人比較活躍,信息也靈通,所以在這些家屬里面威望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