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主任在楊平的幫助下進步非常快,自從跟著楊平做了一臺腹腔器官簇移植手術之后簡直就像打通任督二脈,功力倍增。
那臺腹腔器官簇移植手術是亞洲第一例,當時楊平主刀,他是第一助手。手術成功后,方主任拿著那臺手術的資料到處去講學,初步樹立自己在學術界的名氣。后來又跟著楊平完成很多腫瘤體外切除及器官自體移植手術,這方面病例積累幾十例,這種手術全國能夠完成的醫院沒幾家,方主任不管是手術難度還是手術數量完全是碾壓別人。所以方主任憑借這些高難度手術在肝膽外科、胰腺外科和胃腸外科學術圈聲名鵲起。
有楊平的幫助,方主任就相當于開了外掛,什么手術他都敢做,醫生的成長過程中要是有一個水平非常高又愿意放手的老師,進步肯定很快,反之則總是原地踏步。
“小心點,慢點,不急,我慢慢來。”
方主任提醒助手不要輕舉妄動,現在是分離的關鍵時候,稍有不慎容易血濺手術臺。
“教授!幫忙看看?”現在遇上難題,方主任只能求助于楊平。
楊平也沒有洗手穿衣,只是在臺下坐著,聽到他的求救,于是站在一米開外的地方往術野看。巡回護士挺機靈的,立即拿來一個腳踏,楊平站上腳踏,這樣可以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方主任和助手立刻讓出一條觀察通路,并且用拉鉤將術野顯露得更加清晰。
楊平只是瞄了一眼,然后輕描淡寫地說:“幾處肝門的血管處理順序反了,這種手術要個性化,不能千篇一律按照書本上來,你試著現在反過來處理血管。”
反著來?方主任沒悟出所以然,但是他忠實地按照楊平的建議去做,立即改變策略,將處理血管的順序掉轉過來。做著做著,發現的確是這樣,這樣調轉順序之后,難度居然降低了很多,不再像剛剛那樣越做越困難,現在是越做越輕松。
臺上的助手們也是感到驚奇,楊教授只是一句話就將手術的困局破解,同樣是方主任主刀,剛剛如踩鋼絲,現在如履平地,手術的速度也加快了很多。
剛才聊到哪?
對,剛剛聊到切胃減肥手術,方主任要找楊平感興趣的話題,剛剛這個話題是楊平主動提出的,他肯定感興趣,這樣可以防止楊平因為感覺無聊而提前離開手術室,畢竟楊平很忙,時間很緊,要想他在這里停留的時間久一點,必須想點辦法。
“網上有很多文章把切胃減肥手術說得一無是處,好像這個手術很恐怖一樣。”當助手的博士說。
“其實這個手術也沒有那么恐怖,網上很多小作文為了嘩眾取寵將這個手術妖魔化,在其它的減肥方法效果不佳,肥胖嚴重威脅健康的時候,完全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減肥,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手術不行,而做手術的醫院和醫生不行。”方主任邊做手術邊聊天,而且聊天的時候充分顯示出自己的自信,自己的切胃減肥手術水平的高超。
手術室的一個護士聽說楊平過來,她立即提著ct片跑過來,這是她母親的肺部ct片,厚厚的一袋子。她保持與手術臺的安全距離,繞過手術臺來到楊平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