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院長全身而退,繼續回到院長的位置上,經歷這次風波之后的夏院長更加堅定要將改革進行到底。對那些拖后腿的老主任,夏院長以前還多少有些顧慮,現在已經毫無顧慮,他準備大刀闊斧好好改一改,讓醫院的管理體制適應醫院的發展。
這次風波的意外副作用很快就產生,其它當時拿來做比較的幾個醫院院長、副院長紛紛落馬,其中一個三甲醫院院長居然查出來學歷造假,他不知道怎么弄的博士學歷,最后調查他的碩士博士學校,學校檔案里居然查無此人,問起代表他學術成績的論文,他居然啞口無言,根本不知道自己還寫過這幾篇論文,后來經過調查才知道,論文是當時他們醫院一個博士代寫的,他除了最后簽個名字,整個過程沒有插手,時間久了,自然不記得自己還有這幾篇論文。那家醫院的醫生們懵逼了,自己居然被一個假博士領導了多年,難怪他每次講話都是假大空,一套一套的,原來是迫不得已,怕說多了露餡。
本來大家擔心夏院長的事件會對醫院的民心產生的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這種擔心多余了,調查來調查去,硬是沒有查出一點問題,當然,最后查出了他辦公室私藏少量的名貴茶葉,但是后來也調查清楚,這些茶葉只是平時去楊平辦公室拿的,不過平時夏院長平時也有送給楊平茶葉,兩人算是以物換物,不算是行賄,大家都是喝茶愛好者,私人關系好,互贈茶葉也不算什么。
最后這件事不僅沒有給醫院的民心帶來負面影響,反而帶來巨大的正面影響,大家終于看清楚夏院長是什么人。如果說以前,大家對夏院長的能力還是十分肯定的,但是說到清廉,大家可能認知是模糊,大概不會相信他兩袖清風。畢竟這些年很多醫院的院長是什么情況,大家心知肚明。沒想到夏院長經過調查后是越查越白,越查導致其它醫院落馬的院長越多。因為同樣的東西,價格相差太大,還有國家下發的各種資金補貼,三博醫院全部到位,其它醫院醫生護士壓根不知道有這么回事。
非常喜劇的事情也出現,在調查的尾聲時候,一些醫院院長在瑟瑟發抖中幾乎不約而同地替夏院長發聲,宣稱如此清廉的院長這么查來查去會讓人寒心,趕快停止這種調查,再這么查下去會動搖人心。連夏院長自己都沒想到會有這么多同行替自己發聲。
三博醫院新的一輪改革拉開序幕,一些不思進取尸位素餐的老主任這次被全部換掉,年輕的有能力的高素質醫生被提拔上來做主任。
三博實驗室圍繞腫瘤治療的課題又催生出一批高質量的論文,它們全部被發表在中文期刊《醫學》上,這讓中文在這個領域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學者要了解這種世界上最前沿的腫瘤治療知識,必須學習中文,這樣才能閱讀到原汁原味的論文,不會因為翻譯不當而出現誤解。
其實語言根本不需要推廣,你的各種實力達到某種水平,別人自然而然就會靠過來學習。實力沒有到位,費再大的力氣也不會有多少成效。實力包括很多方面,其中科技實力就是重要的一項,如果某個行業的頂尖論文都是中文發表的,那么這個行業的人不需要被推廣,他們為了學習頂尖技術,會自動去學習中文,說到底就是利益驅動,學習這門語言可以獲利,不能獲利的事情不會有人去做,即使做也是暫時的、少數的、被動的。
現在的科技成果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英語發表,所以任何一個行業,如果想學習尖端技術,學習英語是繞不開的。在醫學領域,稍微質量高點的期刊都是英語期刊,醫生發表論文首選英語期刊,所以醫生要接觸學習最尖端的醫學知識,必須學習英語。當然,也有翻譯過來的期刊和專著,但是滯后性非常嚴重,而且翻譯的質量非常差,很多是為了翻譯而翻譯,沒有翻譯質量可言。
比如一本醫學專著,出版社交給某個專業翻譯機構或翻譯團隊去翻譯,因為醫學的特殊性,這些機構又會找業內某個教授幫忙翻譯,教授這么忙,哪有時間翻譯,只能轉給自己的研究生,最后接受翻譯的就是那么幾個研究生半夜一邊吃方便面一邊翻譯,最后翻譯出來的質量也就那樣。
辦公桌上擺著一迭紙質的《醫學》期刊,楊平非常滿意,當初《醫學》是由唐順臨時管理,他也管理得像模像樣,現在唐順已經退出管理團隊,期刊的專業管理團隊已經形成,全部是這個行業的頂尖人才。
不管是臨床科室,還是實驗室、期刊,現在都慢慢已經發展成形,以臨床科室為應用,以實驗室為醫托,以期刊爭奪話語權,穩固的三角形成。
而整個三博醫院的改革也在強力穩步推行,科主任的大換血已經謝幕,整個醫院的人才架構現在已經符合世界一流醫院的配套,外科研究所的研究內容已經不僅僅是外科領域,所以也已經改名為三博醫學科學研究所,這座新興的研究所已經憑借出色的科研成果躋身世界一流,尤其是腫瘤研究技術成為世界第一。
但是三博醫院還不能算世界一流醫院,畢竟科室的發展參差不齊,骨科已經躋身世界一流,但是其它科室有些只能算全國一流,算不上世界一流,有些連全國一流也算不上。所以在夏院長看來,這場改革才顯得十分必要,如果不改革,不管楊平個人水平有多高,都帶不動三博醫院的整體發展,那些不思進取的家伙會嚴重拖醫院發展的后退,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拒絕一切進步。現在夏院長終于消除了醫院的頑固分子,為改革掃清道路。用他自己話說,三博醫院至少可以充滿活力再發展二十年,至于二十年后的事情,那是后來人的事情了,他已經竭盡所能。
研究所以點帶面,作為發動機,帶動整個三博醫院這輛車開始奔向高速路,朝著真正的世界一流醫院邁進。楊平看著這一篇又一篇的中文論文,整整齊齊的方塊字,心里不免有些感慨。當初開創這份期刊的時候,目標雖然定得比較高,但是整個期刊的班子卻是草臺班子,大家也是邊做邊完善,一路做到現在這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