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了有明顯骨折征象,骨折端與腫瘤和感染侵蝕骨折引起的缺損區別很大,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怎么可能混淆呢。”
“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也是骨折。”
“為什么其它疾病的x片表現跟明顯的骨折類似?難以區分。”
“沒有呀!要是不明顯的骨折,還有很多鑒別診斷,明顯的骨折,骨折間隙很大,還需要鑒別診斷?直接下診斷根本不會錯,我當十幾年醫生還從來沒有將明顯的骨折誤診為其它的疾病。”
“你聽錯了吧?”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討論很久沒有頭緒,只能再次向小五張林確認。
小五搖搖頭:“不可能聽錯,我們兩個人一起聽得清清楚楚,怎么可能有錯。”
“楊教授說這是一個高深的邏輯問題?這應該是解體的關鍵信息。”有一個年輕的博士說,“來來來,我們好好分析一下題干,你們將這個題目完整無誤的寫下來,一個字不能錯,也不能漏。”
小五開始口述,張林用一張紙工工整整地寫下來。
“x片上顯示骨折,而且骨折很明顯,骨折端明顯分離,那么患者就一定有骨折嗎?我分析一下題干,這是一個如果……那么……為關聯詞的判斷句,如果為前提,那么為結論,從邏輯上來看,若a則b,屬于假言命題,如果這個判斷句成立,a為b的充分條件,b為a的必要條件,我們再來看看……”
放射科年輕的史佳博士剛剛畢業不久,充滿激情,開始認認真真來審題,就像高考時做最后一道壓軸題。
“要推翻若a則b的命題,只要舉反例,一個反例就足夠,也就是x片上顯示骨折,而且骨折很明顯,骨折端明顯分離,這種情況有沒有最后患者不是骨折的,一旦存在這樣的例子,命題就是假命題,舉不出例子,命題就是真命題。”
對于史博士的推理,大家肅然起敬,畢業參加工作的醫生還能把這些基本邏輯學知識說得這么清楚,實屬罕見,絕大多數醫生連假言命題是什么玩意都忘記了。
“還這么復雜?”一旁的孟主任有點反應不過來。
什么a,什么b,什么假言命題,他根本沒這方面的知識,難道以前學過這些?自己忘記了。
“楊教授不是說了嗎?這是邏輯問題,那么我們必須從邏輯知識出發來剖析這個題目,先把題目審清,題目沒有審清,作答根本無從著手。”史博士覺得是自己大顯身手的時候,他摩拳擦掌,準備好好表現。
“小史,你將手下工作放下,我另外安排人手接替你閱片,你現在一心一意做這個題,千萬不能給我們放射科丟臉。”孟主任甚至現在猜測,這個題目就是楊教授給放射科出的,張林小五不過是幫忙跑腿傳達題目的人而已。
“要人幫忙嗎?”孟主任焦急地問,他擔心以史佳一個的力量難以應付。
“伊悅行、紀衛華,你們過來幫忙,其他人去幫忙閱片,別圍著,人多沒用,這問題需要腦子。”孟主任立刻做出安排,就像遇到重大應急事件做出緊急部署一樣。
被點名的兩個博士也是畢業不久,年輕,腦子靈活,學校里的知識還沒忘,只有這樣的人才適合回答這個邏輯問題。
小五和張林怎么也沒有想到居然孟主任對這個問題如臨大敵,這么重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