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主任帶領下,大家移步生理教研室的實驗室,有幾個女博士正埋頭在顯微鏡下做什么操作,聽到有人進來,立即停下手里的工作,她們看到了楊平,以為楊平來檢查工作,緊張地站起來。
楊平從來不喜歡做檢查工作這種事情,所以事情有點突然。
楊平瞄一眼實驗臺,顯微鏡下躺著一只老鼠,血糊糊的,女博士手上的手套還沒脫。
“她們在對小白鼠的心臟進行插管。”潘主任介紹說。
然后轉頭對那個女博士說:“小李,怎么樣,成功沒有?”
小李搖搖頭。
這小白鼠夠小的,全身發紅,光溜溜的沒毛,只有一節小指頭大,這莫非是嬰兒小白鼠。
“不是小白鼠嗎?怎么這么小?”張林探頭看去。
“皮膚還是紅色的,全身沒長毛呢,這是什么品種。”小五納悶地問。
潘主任不好意思說:“我們的課題是研究初生小白鼠的心臟在體外循環下的各種生理變化,這種小白鼠是剛生下來不久的,所以體格有點小。”
難怪插管幾十次不成功,這從年頭查到年尾也不一定能夠成功,這些毛手毛腳的女博士沒有經過外科訓練,也沒有顯微鏡下操作經驗,怎么可能插管成功,這得犧牲多少初生小白鼠。
“我聽說你們那邊有專門的顯微鏡下訓練,訓練內容之一就是給初生小白鼠接尾巴,所以我就想麻煩你們幫忙,看不能插上幾根管,做幾個模型。”潘主任嘿嘿一笑。
“你們怎么不用小豬呢,用小豬不就沒有這么麻煩。”有個跟在后面博士再次問道。
小李博士小嘴一撅:“我們現在創新開展微型實驗,這樣縮小實驗空間、設備、人數、資金,可以節約大量的資源。”
這女博士長相挺甜美的,說話聲音也好聽,周圍跟著一起來的男博士開始兩眼放綠光,平時怎么不知道生理教研室這邊還有這種美女呢,大家都往里面擠。
理科類的女博士確實很少,醫科類的女博士比起其它理科還多一點,但是也少得可憐,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不然也不會剛剛那位博士這么嚴肅地提出這種問題。
“你們用這么小的白鼠做模型,有這么小的ecmo?”楊平很是好奇,一臺真正的ecmo價格幾千萬,如果完全仿制一臺微型ecmo,可想而知需要花多少錢,就算有錢也沒辦法復制出來。
不是做模型,而是復制一架微型波音客機,難度比制造一架波音客機高幾百倍,因為需要制造那么小的發動機,所有的零部件需要小型化。
“我們有一臺微型ecmo。”潘主任自豪地說,“小李,拿出來給大家看看。”
這臺機器可是生理教研室的鎮店之寶。
還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