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現在臨床醫學院的轟轟烈烈的改革,楊平看著腦袋痛,這比連續做十臺大手術還讓人頭暈。
好在當時楊平拒絕上級領導的好意-——以后擔任院長和校長,這活不是他能干的,他只喜歡踏踏實實搞科研,做手術。
學而優則仕,不是他所要的,學而優則研,這才是他真正需要的,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有點成績的科學家,而不是院長。
各種醫生群里現在熱鬧非凡,大家討論的主題都是職工選院長的事情,三博醫院當然是一邊倒的選夏院長,夏院長這些年的成績有目共睹,他完全有能力將三博醫院擴大兩倍、三倍、甚至十倍,但是規模擴大沒有意義,擴大規模無非是從那些下級醫院:區醫院、縣醫院甚至街道診所里奪食,這種擴大沒有意義,不過是一種利用現有壟斷優勢形成更大的壟斷而已。
夏院長沒有盲目擴大,而是對醫院的管理和技術進行不斷地提升,以醫生為中心,發揮醫生的積極性,最后達到更好服務病人的目的。這樣確立三博醫院作為尖端醫院的地位,頂級醫院要做頂級醫院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和縣級醫院搶飯碗,這是夏院長的理念。
【大家要穩住,必須將老夏挺上去。】
【必須的,要是老夏崩盤,我這個主任是不是要下崗,剛剛競聘考上去的。】
【兄弟們,我現在國外進修,我也有一票吧。】
【三博醫院院長穩如泰山,就怕有人背后搗鬼導致臨床醫學院院長不穩。】
【不怕,我們有人在監督組,一天二十四小時不要眨眼睛,絕對不能出問題。】
楊平收起手機,從主任辦公室出來,已經六點多了,大家還在辦公室忙碌。
宋子墨帶著幾個學生正在研究思思的治療案例。
k病毒的治療現在距離臨床上市其實只差穩定性,至于臨床試驗那是按部就班的事情,穩定差會導致治療效果的漂浮不定,同樣,也會導致安全性降低,因為這些家伙在迭代的過程中你不知道它會產生什么后果,雖然產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比較低,但是在醫學上,即使比較低的可能性也必須有數據。
而且迭代無法控制,那么風險也無法控制,任何醫療措施必須兼顧效果與風險。
通過基因檢測,遺傳學實驗室那邊發現了一個重大發現,童永謙外公的y染色體上丟失一個基因,這個基因對封閉性十分重要。
y染色體因為高度的封閉性,無法和其他染色體進行基因重組,但是他以大約每年丟失一個基因速度在減少基因,這種只進不出的機制,最終在兩百萬年后,y染色體會丟失所有基因,最終消失。
“于是遺傳學界流傳一句話,留給男人的時間不多了-——只有兩百萬年,兩百萬年之后男人會不會因為y染色體的消失而消失。”宋子墨饒有深度地給學生說。
“所以我們要有危機感,擔負起維護男人的生存之戰的光榮任務。”楊平在旁邊坐下來,參與一起學習。
“教授!”
大家立刻讓出一些位置。
“繼續,我也聽聽。”
楊平指著屏幕上思思的影像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