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來說,模擬差距是人工心臟在技術上的天然缺陷,這些缺陷可以隨著技術發展減弱,所以以后隨著人工心臟技術的發展,術后生存時間一定會越來越長,那時候就不需要異體心臟移植,終末期的心臟病都可以采用人工心臟治療。
以后還會出現可植入的人工肺、人工肝、人工腎,這些都是時間的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一定會發展起來。
當然,如果楊平以后攻克了所有器官的實驗室克隆,那么人工器官用處也不大了,因為只要某個器官出現衰竭,可以使用這種實驗室克隆技術,復制一個器官,然后進行移植手術,跟原來的器官健康時期一模一樣,而且不存在異體器官的排斥反應,也不存在人工器官的模擬差距,人工器官無論多么先進,它與人體自然器官一定會有差距。
人工器官與克隆器官,兩條路線并行研究,一定會持續很長時間,這是終末期器官衰竭的未來思路,異體移植只是技術不成熟時期的權宜之計,一定不是終極方案。
楊平對一些終末期疾病的治療做出自己的思考,他這邊的干細胞實驗室將聚焦研究器官克隆技術,目前克隆皮膚和肌肉僅僅是一個開始,以后希望可以在空間導向基因理論的指導下完成所有器官的克隆,這個過程很漫長,但是一定可以實現。
空間導向基因就像一臺看不見的3d打印機,它利用各種細胞構成完整的器官,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每一個器官空間導向基因的開啟和關閉因子,這樣,以后每個器官都可以在實驗室克隆。
既然安晨楓的治療方案確定下來,手術也排好,心寶公司的人工心臟也送來手術室。
賀總親自擔任跟臺的工程師,10個億呀,后續還有投資,有了這些錢,賀總完全有信心將心寶做成國際一流的人工心臟廠商,賀總現在腦袋有點暈暈的,早上起來又是給自己一巴掌,生怕夢醒了。
一大早,賀總就在手術室門口等,其實不用這么早,來早了也沒用,賀總主要是拿出自己的態度。
為了安全起見,他還是帶了公司最好的跟臺工程師,以防萬一,雖然他對自家產品在技術上非常熟悉,但是對跟臺的流程還是比較生疏。
研究所要求主刀醫生、器械護士、助手對產品必須非常熟悉,而且不允許跟臺工程師上臺,所以跟臺工程師只能在臺下,幫忙處理一些技術上的危機事件,比如如果人工心臟出現污染,需要更換等等。當然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但是手術這東西,必須盡量做到滴水不漏,多幾個備用方案備用方案不用最好,萬一出現意外的時候,沒有萬全的備用方案會相當麻煩。
楊平雖然沒有上臺,但是他也會在臺下坐鎮,不是說夏書不能主刀這臺手術,或者主刀手術有困難,而是楊平要為這個產品站臺,他站在手術室和他沒有站在手術室完全不一樣,他站在手術室,大家會說這是楊教授帶領團隊主刀心寶3.0人工心臟置換,份量明顯不一樣。
見到楊教授在手術室,賀總心里明白,這潑天的富貴已經不是十億投資這么簡單,他的人工心臟現在要起飛了,這就是所謂的厚積薄發,論技術,賀總不覺得自己會輸給誰,所以一旦大風起兮,心寶公司一定能夠起飛。
“楊教授!”賀總總是顯得很卑微的樣子,他的腰深深地彎下去鞠躬,這讓楊平覺得有點不適應,以前只有高橋才會這么做。
“賀總!”楊平回應他。
見到他鞠躬,楊平腦海里浮現出高橋的樣子,高橋有時候鞠躬比他更彎,這讓楊平不得不關心一個問題:日本人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率是不是比中國人高。
賀總立即說:“叫我小賀就行。”
其實賀總比楊平應該還要大一兩歲吧,面相明顯也比楊平顯得老,叫小賀是不是有點怪怪的,賀總自己這么想。
其實賀總在手術室沒什么事做,這里的醫生護士對他的人工心臟非常熟悉,不像有些醫院,有時候醫生對產品不熟悉,需要術中詢問跟臺工程師各種參數,或者干脆在跟臺工程師的幫助下完成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