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卻冷笑一聲“朝廷失德,吳王有德,我怎么就覺得他所圖甚大呢”
劉勝沉默不語,他不是不知道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只是不愿去想,怕是會更覺得心寒。
在吳寧縣還好一些,畢竟是劉勝冒著殺頭的風險扒了縣令的官服,也是劉勝和曾繁不懼危險,斬殺了惡神、火燒了城隍廟,還是劉勝召集大夫防備疫情。
吳王在吳寧縣的仁政雖然廣受好評,卻只是一些收尾工作,遠遠沒有到萬家生佛、深入人心的地步。
劉勝和曾繁只是隱隱有著預感,沒有辦法證實。
但宮夢弼知道前因后果,就不得不感嘆吳王的心機和本事。
水患雖然不一定是吳王招來,但他一定事先知道。
先是將江南各地的高僧高道請去辦水陸法會、修禳大會,又差使鬼神借水患殺人、招兵買馬,最后再以救世主的姿態廣施德政。
世人只能見到吳王宅心仁厚,辦水陸法會超度十方亡魂,只能見到吳王一心為民,為了賑濟災民廢寢忘食,但沒有人知道私下里吳王又做了些什么。
有此心機手段,也許真的能成就真龍,取代大乾。
吳王是個出色的野心家,他的身邊也能人輩出,這一場驚天大局一環扣一環,天人鬼神都在局中。
與這樣的高手過招,宮夢弼既感覺到興奮,又感覺到沉重。
只不過這些事情目前還不需要去想,倒是他的承諾要先兌現了。
他先是承諾了要為手下游魂設醮修禳,引渡他們進入陰間,后來又承諾要請良姬賞月。
前一件事可以單獨辦,但后面這件事情若是單獨辦,恐怕難免女兒家多心,所以就兩件事情一起辦了。
真不是慫,只是恰好需要一個幫手罷了。
正值明月夜。
雖然沒有月圓,但月光皎潔、天氣晴朗,太陰之氣旺盛。
宮夢弼要設醮修禳,供奉了三位主神。
首位便是泰山娘娘,掌握岳府神兵,慈恩治世,隨緣顯化。
左邊是太陰帝君,宮夢弼修行拜月法,又以月光設道場,借帝君校訂生死禍福的能力,不能不尊太陰帝君。
右邊是泰山府君,乃是泰山山神,蒿里的管理者。
三位主神的神位鎮壓道場,月光如瀑,月華流溢,將狐貍坡照的一片通透。
一個個小狐貍躲在房子里,從門縫里、在窗戶下偷偷看著這一場齋醮儀式。
宮夢弼以香為祭,香云籠罩著虛空,如同煙霞繞體,與他的天衣相互映襯。
他朝拜四方,一一躬身祭拜,又在三位主神面前默默祝禱。
良姬手中持著一桿引魂幡,高高舉起,唱到
“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
明月照映,十方通透。
就聽到不斷有翅膀撲棱的聲音響起來,一只只鳥雀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他們落在狐貍坡的樹梢上,落在狐子院的屋頂上。
他們目不轉睛的看著那月光粲然的道場,看著其中巍峨的三位主神。
這三位主神的神像彷佛融化在了香氣之中,失去了真實的憑依,化作如同煙氣一樣飄渺又高潔的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