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怡滿面春光的說道“謝謝大家,謝謝大家,還得感謝黃老師和鄭老師你們,若不是你們教的好,我們家小辰哪能考的那么好。”
黃老師和鄭老師他們幾個老師,就是周辰的當班老師。
“這個功勞我們可不敢領,周辰能考上狀元,是他自己聰明,還有孫主任你們家兩口子的功勞。”
“是啊,我教了二十多年的書,從來沒有見過像周辰這么聰明的孩子,不但聰明,還很自律,還是孫主任的家教好啊。”
“沒錯,十六歲的高考狀元,孫主任,你們以后就等著享兒子的福吧。”
大家的夸贊,讓孫怡心里更加高興,她做高三年級主任已經有好幾年時間,但是今天,絕對是達到了巔峰。
她的兒子周辰,以十六歲的年齡,成為了浙省這一屆的理科狀元。
若是別人夸她,她也不會那么高興,可是夸她的兒子,她才覺得驕傲和得意。
對她來說,周辰現在就已經是她的命根子,是她最最親愛的兒子。
十年的相處,周辰跟他們兩夫妻,早就成為了親密的一家人,不再存在隔閡,就跟正常家庭一樣,甚至更加珍惜對方。
周辰是六歲上一年級,中間跳了兩級,所以才能夠在十六歲的時候參加高考,并成為這一年的高考狀元。
從小到大,周辰就是別人口中人家的孩子,同樣也是孫怡最大的驕傲。
想當初,剛把周辰領養回來,跟親戚見面的時候,很多人都對他們的做法不滿意。
覺得他們不在自家親戚的孩子當中領養,非要去領養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背后的議論讓周家夫妻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但好在周辰爭氣和聽話,讓他們感受到了為人父母的心情,也認定自己的選擇沒錯。
如今十年過去,一家人更是相處融洽,彼此之前跟真正的親人已經沒有區別。
周辰對于自己成為高考狀元,也是有些激動的,作為一個華夏人,成為高考狀元就跟過去成為科舉狀元差不多,即便是他活了那么多年,也是第一次成為高考狀元。
為了慶祝周辰成為高考狀元,當天晚上,周國富和孫怡就帶著周辰去了市里一家非常好的飯店。
“小辰,你是準備上華清,還是京大”
周國富放下筷子,對周辰問道。
比起十年前,周國富蒼老了一些,畢竟已經五十歲的人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漸漸地進入中晚年。
孫怡聽到后,也是看向了周辰。
他們兩口子都知道周辰是個有主見的人,所以他們并沒有給周辰做主,而是讓周辰自己選擇。
周辰道“我不準備上華清,也不準備上京大,我準備去魔都交大。”
“為什么”
周國富和孫怡都是露出了不解之色。
華清和京大毫無疑問是國內大學的領頭羊,周辰高考狀元的身份,只要想去,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可周辰偏偏說要去魔都,交大雖然不錯,但比起這兩所大學,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因為離家近。”
周辰的回答讓周國富和孫怡都是愣住,尤其是感性的孫怡,頓時覺得眼眶一熱。
“好孩子。”
雖說他們都想要周辰有更好的前途,但兒子愿意去離家近的魔都,這讓他們兩口子感受到了濃濃的依賴感,這說明兒子不想離開他們。
“魔都也挺好,好歹也是國內經濟中心,去魔都很好。”
周國富也很高興,當即就干了一杯,比起燕京,魔都離家里也就四五個小時的路程,近的很。
“來,小辰,吃菜,媽媽給你剝蝦。”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