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啦,洗洗手吃飯吧。”
一家三口坐在桌前吃著飯,韓慧芳擔憂的說道“老周,廠里現在到底怎么樣”
“唉。”
說起這個,周建國忍不住嘆了口氣,“廠里效益越來越不好了,領導們也在想辦法,不過我估計也沒有太好的方法,聽副廠長說,好像有人想要收購我們廠。”
“收購”
韓慧芳心中一驚“我們現在可是國企,要是被收購了,不是就變成私人企業了嗎那我們的工作還能保住嗎還有工齡退休金什么的,我們距離退休已經沒幾年了,這個時候可不能出事啊。”
他們兩口子在紡織廠工作了很多年,韓慧芳馬上就五十歲了,很快就可以退休,若是廠子突然沒了,退休肯定會受到一定影響。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咱們就是小工人,根本做不了住,鬧也鬧過很多次了,可有什么用啊”
雖說現在工人還是占主導地位,沒人敢輕易裁員,可這樣拖下去,要不了多久廠子就得完蛋。
“爸,你們紡織廠到底是什么情況,跟我說說,我幫你們參謀參謀。”
事關父母的工作,周辰還是比較關心的,他知道父母在紡織廠干了一輩子,可不能臨了了,連工作都保不住。
韓慧芳道“對,兒子那么聰明,讓他給我們出出主意。”
得益于周辰一貫優秀的表現,所以韓慧芳很相信自己兒子,她覺得兒子腦袋那么聰明,即便是沒工作過,但肯定比他們懂得多。
周建國也沒拒絕,就開始跟周辰說起紡織廠的事情。
實際上問題也很簡單,就是紡織廠的效益越來越慘淡,工人的數量卻沒有減少,慢慢的就堅持不下去了,到現在已經有幾個月沒發工資了。
周辰聽得很認真,雖然周建國說的不是很詳細,但以他多年的從商經驗,還是一下子就找到了問題的關鍵。
怎么說了,還是紡織廠本身的問題,在以前,作為國企廠,由國家扶持,自然是鐵飯碗,高高在上。
可是社會在發展,紡織廠卻不思進取,不求改變,競爭力慢慢的下降,訂單生意越來越少,自然利潤就越來越少。
總而言之,就是入不敷出,連工人工資都發不出了,這個廠子又如何堅持的下去
說完后,周建國還主動安慰兒子“小辰,你放心,廠子一時半會也倒不掉,我跟你媽好歹也是中層干部,就算是裁員,也裁不到我們頭上,你就別擔心了。”
周辰想了想,然后問道“爸,我覺得一直在廠里打工,也不是個事,你們就沒有想過自己出來做點事”
周建國一愣,問“你是說讓我們下海不,不行,我跟你媽可是有編制的工人,怎么能下海呢,絕對不行。”
韓慧芳也是贊同道“你爸說的沒錯,這種事情絕對不可能,會被人笑話的,誰會放著好好的工人不做,去下海經商的”
周辰苦笑不已,他也知道這是時代的原因,在80年代,下海經商可不是個褒義詞,可以說,沒幾個人會放著工人的工作不做,選擇下海經商的。
不過他也并不是讓父母從頭開始,而是有其他的目的。
“爸,媽,你們誤會了,我的意思是說,你們有沒有想過,接手紡織廠”
“啊”
周建國和韓慧芳瞬間就懵了。
7017k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