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萬的豪車周辰都有過,一輛自行車還不足以讓周辰開心,但為了配合李素華,他還是裝出了一副特別開心的模樣。
“哇,媽,你也太厲害了吧,這自行車票你是怎么弄來的,我聽說這東西特別難弄。”
老太太得意洋洋的說道“你媽我可是街道積極分子,想弄一張自行車票,還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實際上這張自行車票的由來,并不像她說的那么簡單。
為了得到這張自行車票,她可是把家里的糧票,布票都拿出了一些,才跟別人換了這張自行車票,說起來還有點虧了。
“自行車票你收好,還有這些錢你也拿著,等會就去買自行車,明天就能騎車去上班了。”
周辰看到李素華拿出了一把零票,忍不住問道“媽,這不是爸留給你的生活費嗎你怎么全給我了。”
李素華“我還留了一些,我聽說自行車要一百多,咱們可是在出版社上班的,不能買差的,要買名牌;生活費你也不用擔心,你爸會定期寄回來,再說了,你不也是馬上就要上班了嗎,很快就可以有工資了,咱們家就兩個人,吃不了多少。”
“媽,您還挺虛榮啊。”周辰調笑道。
李素華白了他一眼,底氣十足的說道“你去了出版社工作,值得驕傲,咱們光字片的孩子,還有誰比你的工作好我兒子出息了,我這個當媽的,當然得高興了。”
“您高興就好。”
自行車票和鈔票都已經準備好了,吃過飯周辰就帶著李素華去友誼商店買了自行車。
周辰的意思是隨便買一輛就行,可結果到了之后,李素華非要買好的,于是最后就買了一輛永久牌自行車,花了一百四十多。
在這個平均工資只有十幾二十的年代,將近一百五十的自行車,那真的是一個大件。
李素華表現的比周辰還要開心,周辰騎車載著她,一路回到了光字片。
“停,停。”
李素華叫停了周辰,周辰剎車停下,有些疑惑的看著李素華。
“怎么了”
李素華道“走著回去。”
“走回去”
周辰有點懵,有自行車,為什么要走著回去
不過他很快就知道了原因。
“姐,你們家這是剛買的自行車還是永久牌的啊。”
“是啊,這不我們家昆兒找到了工作嘛,我就尋思著給他買一輛自行車,總不能天天走路上下班吧。”
“喲,我記得秉昆今年才十七歲吧,已經分配工作了”
“不是,我們家昆兒沒有麻煩街道領導,不是分配的工作,是那個出版社,就是江遼出版社,發現了我們家昆兒的有當編輯的材料,所以把他招到了出版社上班。”
“出版社啊,那可是國營好單位啊,不過編輯是干什么的有編制嗎”
“當然有編制了,編輯就是寫文章,寫詩的工作。”
“哎呀,不得了,那不就是文化人嘛,姐,你可真有福氣啊,你們家大兒子和閨女那么懂事,現在秉昆也找到了好工作,你就等著享福吧。”
“這都是孩子自己爭氣,我這個當媽的沒文化,什么都教不了。”
“秉昆媽,剛買的自行車啊,哎呀,媽呀,真好看呢。”
“還行吧,給昆兒上下班騎的。”
“哎呦喂,秉昆也上班了啊。”
“是啊,一轉眼孩子都長大了,我們家昆兒在出版社上班。”
“出版社啊,那可是個好單位,我打小就看得出秉昆跟咱們這些粗人不同,你看他長得,一看就知道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