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之前,周辰還有一件大事要做。
那就是辭去出版社的工作,其實這個事情,他早年前就已經跟邵敬文和王社長說起過,不過他們讓他年后來辦。
明天就要出發去燕京了,所以周辰今天一大早就前往了江遼出版社。
因為周辰跟領導的關系不錯,所以離職并沒有出現什么波瀾,就是不少人都覺得可惜。
在出版社待了兩個小時,周辰完成了交接,然后就請幾位領導和幾個同事,下飯館搓了一頓。
“秉昆,去了燕京上大學,也不要忘了我們出版社啊,做人可不能忘本,我們向你約稿,你可不能拒絕。”
分開之前,王社長搖搖晃晃的拉著周辰,語重心長的說道。
周辰自然是滿口答應“那是當然,只要我有空,肯定不會忘了社里。”
一個個都都離開,最后只剩下了邵敬文。
“秉昆,我也沒有其他話要說,就一句,恭喜你,祝你前程似錦。”
其實他對周辰選擇學醫,是有著很大的不理解,畢竟以周辰現如今在國內文學界的名氣,學個中文系,將來絕對是大有前途,是捷徑中的捷徑。
可周辰倒好,居然選擇了學醫,著實讓他驚掉了下巴。
“謝謝您,邵老師,如果沒有您,也沒有現在的我。”
對于邵敬文,周辰是由衷的感謝,如果沒有邵敬文的幫助,他絕對沒有那么容易進入江遼出版社,更不會一帆風順。
若說這個世界,誰對他的幫助最大,邵敬文絕對排在第一,緊接著就是馬守常和曲秀貞夫婦。
邵敬文拍了拍周辰的肩膀,嘆道“應該是我感謝你,給我們金土地雜志帶來了那么輝煌的成績,不過你一走,我恐怕也離退休不遠了。”
周辰趕緊問道“邵老師,您這話什么意思”
邵敬文笑了笑“還能什么意思,年紀大了,精力不如以前了,不能再霸占著主編的位置,該給年輕人挪位置了;以前我最看好的就是你,現在你走了,也不知道咱們雜志還能堅持多久。”
世界上沒有經久不衰的雜志,金土地雜志因為周辰,達到了最巔峰,可相對的,也難以再創佳績。
周辰輕輕一嘆,也沒有勸說,邵敬文今年也五十多歲了,退居二線未必是壞事。
兩人一路走著,聊著,就跟他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一樣。
周家主臥,鄭娟和李素華正在幫周辰收拾東西。
“媽,娟兒,我這次是去找房子,置辦東西的,你們不用給我帶多少東西,我一個人拎著不方便。”
李素華說道“就算是一人,也不能虧待了自己,首都肯定什么東西都貴。”
鄭娟也是非常贊同“媽說的沒錯,秉昆,你把該帶的東西都帶上,不用想著我們,如果沒有找到房子,來不及回來接我們的話,就不用來回跑了,我們在家也沒問題。”
“是啊,秉昆,我們不去燕京,你一個人更好學習。”
李素華本來就不怎么想去燕京,畢竟是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突然去一個陌生地方,還是國家首都,心里自然很慌。
還有就是,他們若是都去了,對小兒子來說又是極大的負擔,很可能影響到小兒子的學習,對她來說,孩子的前途才是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