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突然這一日有前線八百里加急的急報傳來,說是西夏大軍入侵,已經攻入大宋邊境。
這一消息傳入汴京城,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朝堂上也是混亂不堪,爭吵不斷,大罵西夏撕毀了和平協議,不當人子。
大宋和西夏自十年前簽訂了和平協議后,已經十年沒有發生爭端,大宋也是享受了十年的太平。
現在戰事突起,習慣了和平的百官,自然是十分緊張和急迫,大家都是崇尚和平,沒人想戰事再起。
可現在前線急報傳來,就算驚懼,但也要第一時間做好準備。
靖國公府
書房內,周辰坐在桌案后,在他面前站著一人。
看完手中的密信,他將密信點燃,燒盡后,他才開口。
“你繼續回去,這次雖然是官家的計策,但下一次就不一定了,西北才是我們的根本,也是我將來的謀劃之地,務必保證那里的安穩。”
“明白,我們一定謹遵國公的命令,守好西北。”
“你回去吧,按照我的估計,兩年之內,邊境就會再起戰事,李諒祚那小子比之沒藏訛龐野心更大,就是不知道他的命有沒有那么長了。”
周辰在西北邊境數年,對西夏的情況還是非常了解的,李諒祚對西夏來說算是個雄主,只不過正史中的他命比較短,可這里畢竟是架空歷史,而且經過他跟西夏的交戰,西夏的歷史也被改變,他也不知道現在的李諒祚是不是還一樣短命了。
雖然他早就離開了西北,但當初他在西北可是留下了不少忠心的部下,在他回京后,不少部下都是得到了升職,在他成為殿前司都指揮使后,也是明里暗里提升了不少忠心于他的部將。
或許他現在不可能在汴京城遙控邊境,可一旦給他機會到了邊境,他就能用最快的速度掌控邊境大軍。
在手下離開后,周辰神情默然,眼神深邃的目視著皇城方向。
利用邊境之亂,設下陷阱,想要將反對自己的勢力一網打盡。
官家的這個計策是沒問題的,只不過還是賭性太大,若是操作失誤的話,很可能自己的命都沒了。
不過這也是為什么他要奪取周辰兵權的目的,只有這樣,他才能盡可能的掌控宮城兵權。
西北邊境動亂,朝會上非常的熱鬧,官家讓朝臣們推選能平定邊境的大將,眾臣各抒己見,說出了一個又一個的人名。
讓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被提議最多的人,赫然就是靖國公周辰,在他之后的則是英國公,其余的將帥則是遠遠少于他們。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英國公已經年邁,相比較而言,周辰更年輕,而且當初拿下西夏兩州之地的就是周辰,所以在眾臣的心中,周辰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官家直接否決了這個提議,用的理由就是周辰身染重病,無法領軍,最后讓英國公率領諸將出征。
大軍出征的速度很快,決定之后沒多久,英國公就率領著一眾大軍離開,其中官家身邊最信任的大部分武將都隨著英國公一起出征了。
兩月之后,前線大敗的消息傳回了汴京城,說是英國公率領的精銳大軍,遭遇了西夏軍的埋伏襲擊,損失殫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