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一間的宿舍,周辰以為自己來的夠早的了,沒想到有人比他還早,還是兩個。
周辰走進宿舍,主動的跟兩人打招呼,這兩人也都是十分熱情的回應。
“莊圖西。”
“楊景明。”
“張軍。”
周辰將行李放在了自己的床鋪,然后開始收拾起來,簡單收拾后,三人就互相聊了起來。
都是陌生人,一開始肯定聊的都是尋常的,比如來自哪,多大了之類的。
楊景明是來自蓉城,張軍來自長安。
當他們聽說周辰居然還未滿十六周歲,都是震驚了。
在這個普遍念書較晚的年代,不滿十六就能上大學,還是比較少見的,而且周辰走的還不是特招,是自己高考考上來的,這說明周辰上學的時候最起碼跳了兩三級。
他們兩個,一個十八,一個十九,這是大學新生普遍的年齡,周辰的年齡,估計在大學里算是最小的一批了。
這兩個舍友都不是難相處的人,三人聊了一個多小時,就熟悉了很多,性格方面都還行,就是經濟方面,這兩人看著都不太行,不過這也是這個年代的常態,大家都窮,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靠著補貼生活的。
周辰收拾好了之后,就用宿舍樓的電話給家里打了電話,接電話的是莊筱婷。
因為知道周辰今天到了學校之后就會打電話,所以一整天,莊筱婷都沒有出門,就在家里邊看書邊等待,到了下傍晚,終于等到了電話響。
“媽,是二哥來電話了。”
聽到聲音的黃玲,迅速的從后面跑了過來,沖著莊筱婷說:“免提,快放免提。”
莊筱婷按了免提,然后母女倆就圍著電話,給周辰說了起來。
明明才分開時間不長,可對她們來說,卻已經是分隔兩地,仿佛過去了很長時間,再次聽到聲音,自然是充滿喜悅。
足足跟周辰說了五六分鐘,她才反應過來,電話費可不便宜,然后讓周辰快點掛掉。
掛斷了電話的黃玲,反倒是輕松了許多,這一刻,她還真的挺高興周辰裝的這個電話,是很貴,但能隨時聽到兒子的聲音,這錢花的也就值了。
最后一個舍友,是在第二天才來的,這哥們是從青海那邊來的,距離很遠,所以來學校比較遲。
四個人,其中三人都是一個專業,就是張軍是另外一個專業。
互相認識了之后,大家就一起去食堂吃飯,當然是各吃各的,這年代大家都緊張,不存在請客的說法,周辰雖然有錢,但也不會出這個風頭。
83年的大學新生,還不像幾年后那樣需要軍訓,現在新生入學是沒軍訓的,報到之后沒兩天,就去了班級,見到了老師,然后就是班會,發書之類的一系列事情。
周辰之所以選擇新聞傳播學,是因為不想再重復上學過的專業,所以才會挑選之后,選擇了這個專業。
雖然這個專業在后世人看來,可能比較拉胯,但其實在這個時代,這個專業還是相當不錯的,也很能打,在這個時期的復旦,這也算是熱門專業之一。
學這個專業,他也沒準備以后就按照這個專業去找工作,就是純粹的感興趣,也是覺得這個專業也方便他以后的文學發表之路,從發表到出版等等,都是專業范圍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