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鋼廠醫院內。
李東來忙活得一塌湖涂。
“劉醫生,你趕緊把這份文件交到區衛生局,讓王處長在后面簽上字。”
“您放心吧,我一定盯著他寫上名字,才裝進檔桉袋里。”劉醫生接過檔桉袋,神情嚴肅的保證道,然后轉身急匆匆的離開辦公室。
李東來又從桌子上取出一份文件,遞給張醫生“這是關于賈旭東手術的醫療記錄,你謄寫下來。
然后根據咱們醫療科制定的細則,逐項批改。
搞好后,把批改后的醫療記錄,送到廠辦復印室。
讓他們復印二十份,下發給各科室的醫生們。
督促他們學習,并收集意見。
再匯總寫成材料交給我。”
張醫生點點頭,正要接過文件,拉了一下,沒有拉動。
抬眼看去,文件的另一頭,被李東來緊緊攥住。
他盯著張醫生叮囑道“復印文件的時候,一定要確認廠辦那些人使用的是新蠟紙。”
這年頭,沒有打印機,掃描儀。
廠辦有一臺湯姆森打字機,不過出故障了,缺少零件遲遲沒有修好。
印刷文件,通知,講義,等等一切印刷文字,只能用蠟紙印刷了。
廠辦的干事用把蠟紙鋪在鋼板上,用鐵筆在上面刻上需要印刷的文字,然后將蠟紙附在油印機的紗網上。
印刷的時候,在下面放上白紙。上面隔著蠟紙。
用沾滿油墨的橡膠輥子反復在蠟紙上滾動,油墨透過蠟紙上刻的字滲下去,印在白紙上。
印刷的字跡是否清晰,跟蠟紙的質量成正比。
這年頭,辦公經費有限,上面號召勤儉節約。
廠辦的干事們為了省錢,經常會在印刷一些不重要文件時,使用沒有刻滿的舊蠟紙。
印刷出來的文件,經常會鬧笑話。
每當貼出告示,工人們都會圍到大門前。
某個識字的車間干部,看著告示,字正腔圓的念道
“熱烈祝賀焊工二車間劉大力同志超額完成任務。
嚴禁隨地大小便。”
這種圍觀,往往哄堂大笑告終。
這些文件干系重大,說不定還要送到其他醫院,讓那些醫生學習,軋鋼廠醫院可丟不起這個臉。
“明白,我盯著他們復印。”張醫生也明白這一點,鄭重點頭。
待張醫生離開后,李東來總算送一口氣,端起茶杯喝一口菊花茶。
休息一會后,站起身扭動酸疼的脖頸。
拿出稿子,開始撰寫總結報告。
賈張氏大腦軋鋼廠醫院,算得上是華夏新世界第一件醫療糾紛。
上面對此都很重視。
部委的一位老領導甚至專門來了電話。
要求軋鋼廠醫院醫療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預防應對措施全部撰寫成書面文件,遞交上去。
然后還會召開座談會,對這起醫療糾紛進行全面剖析。
書面文件的措辭要求嚴謹,邏輯關系需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