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刺耳的鳴笛聲,車隊緩緩駛離京城大學。
從京城到常春有將近1000公里,在后世坐高鐵的話,只需要不到四個小時。
在這個年代,道路崎區不堪,為了保護卡車上的設備,卡車的速度一直提不起來,只有不到5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
直到中午,也才走了不到三百多公里。
看到太陽已經正當空,坐在前車里的劉同命令司機靠邊停車,然后下車大聲喊道“全體注意,埋鍋造飯”
好家伙,竟然能看到傳說中的野炊場面。
李東來坐了幾個小時的車,這會也是腰酸背痛的,這種老式卡車的減震近乎于無,地面的顛簸都通過車廂精準的反饋給了乘客,坐在上面就像是坐在電動馬達上似的。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下車伸展一下身體。
李東來跳下車,就看到五六個背著黑鐵鍋的保衛人員沖到了路邊。
他們的身體素質應該比一般的士兵要好一些,身上除了幾十斤重的黑鐵鍋外,還有鍋碗瓢盆。
這些人應該是傳說中的背鍋俠炊事班戰士。
只見炊事班戰士從身后抽出鋒利的工兵鏟,在路邊田埂上忙碌起來。
只是短短十分鐘,便挖出了一個大坑,然后在大坑的旁邊挖一個小坑當做是灶臺。
將小坑和大坑的內部打通,炊事班戰士就可以站在大坑里放柴火。
按理說灶臺已經挖好了,可以放柴火做飯了,但是炊事班戰士們并沒有停手,而是又在小坑的周圍再挖出三道細長的勾縫。
這讓李東來有些摸不著頭腦,這明顯是多花費功夫嘛
正好,劉抗戰扛著一袋子大米走過來,李東來幫他將大米放在木柴上,提出了這個疑惑。
張抗戰笑道“呵,別看你對實驗室精通,對野戰那是一點都不懂。”
李東來掏出煙,散了一圈,笑道“不懂,這不是請教你嘛”
張抗戰用火柴點著煙,深深的吸一口,吐出一大團白霧,笑道“你應該知道,生火燒菜會冒煙,而在戰場上最忌諱的就是暴露自己。”
李東來點點頭。
張抗戰繼續說道“這些勾縫就是灶臺的散煙通道,還要在上面鋪上樹枝等,這樣能讓散煙更加充分,最后還要在樹枝上灑上水,這樣一來,幾乎就能夠做到無煙的效果。”
“果然高明”李東來聽完之后,直接豎起了大拇指。
“不高明不行啊,我們都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知道在戰場上,只要稍有疏忽,必然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張抗戰長嘆一口氣,似乎想起了什么,臉上充滿了遺憾。
李東來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放心,咱們現在已經打出了自己的威風,敵人再想找事,就得掂量掂量自個的分量了。”
兩人說話的時候,鍋灶已經挖好了,炊事班的同志在鍋里倒上清水,然后開始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