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
劉教授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請實驗室二十一位研究員集體在項目計劃書的后面簽上名字,用學術聲譽為李東來的東方頭孢項目做擔保。
當然了這種做法具備很大危險性,一旦項目成功立項,最后花費了大量資金而一無所獲,簽名的研究員面臨的可不僅僅是聲名掃地。
大會議室里,劉教授拿著計劃書,神情肅穆“現在我提醒大家,這次的簽字全憑個人自愿的原則,其中的風險大家應該很清楚,我就不啰嗦了。
不過,我還想多說一句,一旦東方頭孢研制出來,國內的兒童就有相對安全的抗生素可以使用。
”
說完,他拿起筆在上面簽上了名字,然后回到了位子上。
會議室內一片死寂,研究員們面無表情,似乎在思索背后蘊含的風險。
“哈,還是我老張來吧”張教授沉思片刻,率先站起了身,走到計劃書前,俯下身簽上了名字。
“作為一個醫藥人,面對一項極可能成功,而且還能造福萬千群眾的項目,如果礙于風險而不支持的話,我心中過不去那道坎。”
張教授的話似乎驚醒了那些研究員們。
他們陸續站起身來,神情嚴肅的在計劃書上簽上了名字。
最后簽字的是張青翠,當清秀的筆跡著落在計劃書上時,她并沒有為李東來感到興奮,反而有些擔憂。
從現在開始,項目是否成功已經不是李東來個人的事情了,它關系到二十一位教授的前途和命運。
李東來是否能擔得起這幅重擔。
對于李東來來說,這并不是一副重擔,而是一個求之不得機遇。
東方頭孢的化學式,檢驗方法和生產流程全都刻畫在他前世的記憶中,他所做的只是花費些力氣,把這些知識通過實驗的方法呈現給世人。
李東來從張青翠手里接過計劃書,輕松的笑了笑“諸位請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了你們的期望。”
對于李東來的能力,大家伙還是很認可的,研究員見他如此自信,也就暗暗松了一口氣。
二十分鐘后,計劃書擺在了張書記的桌子上。
隨著計劃書而來的還有張青翠和劉隊長。
“東方頭孢,名字確實不錯,但是,這是個什么玩意呢”他拿著計劃書翻了一陣,臉上掛滿了茫然。
張青翠嘴角含笑,解釋道“東方頭孢是李東來研究出來的一種二代頭孢,具體的化學式是”
“別,別,你說的那些知識我也不懂。不就是簽字嘛,我簽就是了。嘖嘖,二十一位教授都不怕死,我身為京城大學的校長,再膽小的話,會被人笑話的。這個李東來啊,就會搞大事。”張書記苦笑兩聲,在計劃書后面簽上了名字,然后從抽屜里取出印章,哈,哈兩下,使勁蓋上一個紅戳戳。
他把計劃書遞給張青翠“怎么你現在成了李東來的專職聯絡員”
張青翠接過計劃書,用手把稍亂的書頁捋平,從帆布包中取出一個書夾子夾在上面,然后小心翼翼的把計劃書放進帆布袋里。
“是這樣的,李組長還在忙乎東方頭孢的研究,而遞交項目需要一個懂得項目的人,同部委的同志解釋項目細節問題。最合適的人只能是我了。”張青翠大大方方的解釋。
“對對對”張書記本來還想打趣兩句,看到劉隊長在一旁用奇怪的目光看著他們,他連忙正了正臉色,語重心長的說道“張青翠同志,你身上的單子可不輕啊,有信心完成任務沒有”
“有信心”張青翠重重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