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還是發起了矯詔,在陳留起兵,號召天下的太守州牧刺史起兵,共同討伐董卓。
蘇羽這邊也得到了曹操的傳信。
因為距離的問題,可以說蘇羽得到曹操傳信,天下間很多諸侯都已經響應了,比如在渤海的袁紹、冀州的韓馥、豫州新任刺史孔伷。
接到這曹操的信件之后,蘇羽瞬間召開了大會,連遠在強陰的陳到也都招回來了。
“大家也都知道了,關東諸侯紛紛起兵討伐董卓,我們何去何從?”
蘇羽看了眾人一眼,隨即問道。
“主公,那還用說嗎,當然是去了,董卓這亂賊霍亂天下,不管如何我們都應該去打他”
文士方面還未說話,武將這里,魏延最先忍不住說道了,他沒有那么多的政治考慮,他想的永遠都是打仗立功。
聽了魏延的話,武將這邊紛紛贊同出兵,就是陳到也是如此,說實在的他們對于董卓也是真的非常的不爽。
顯然董卓這一些列做的太過了,不說文官集團了,就是武將都看他不爽了。
沒有過多的看武將這邊,這些都是好戰分子,當然希望打仗了。
隨即他轉向了文官這邊。
“主公,董卓欺壓陛下,殘害生靈,乃是大漢之賊,主公起兵當然也是順天之舉,”
“不錯南下討賊,此乃大義,主公當然必不可少,而且這一次,還需要打出一定的威風,如此主公這里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
戲志才說完之后,陳矯他們也紛紛說了出來。
說實在的,戲志才和陳矯兩人之前,甚至偷偷的交流過了,認為這一次的關東諸侯討伐董卓,很可能會是無功而返。
首先關東諸侯之間,可不是那么和睦,各自之間多有齷齪,很難將勁使在一塊,這是兩人不看好的第一點。
即使關東十幾路的諸侯兵力再加上一起,有數百萬,但是對于中原情報很是了解的兩人,也明白,兵力雖多,但是大部分都是烏合之眾。
像那豫州刺史孔伷倒是帶了十多萬的大軍,但是從他們主公在中原布置的暗探傳來的消息,孔伷的十多萬大軍,正真能夠有戰斗力,恐怕也就兩萬,而且還不是什么精銳,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剛剛征集的。
這不是一個諸侯,其他的諸侯都是如此,一個個的兵力,倒是很多很嚇人,但是戲志才陳矯非常清楚,戰斗力根本不算什么。
而董卓麾下的數十萬大軍,那就不同了,本身他的西涼鐵騎,那都是天下一等一的強軍,再加上大漢的精銳禁軍,數十萬的大軍戰斗力絕對遠超關東諸侯。
當然也不是沒有戰斗力強的諸侯,比如他們一直注意的曹操、袁紹、孫堅甚至還有他們隔壁的公孫瓚大軍。
這些諸侯麾下的大軍,都比較精銳了。
這是一點,還有一點就是,董卓如今掌控著陛下,即使大軍擊敗了董卓的部隊,那又如何,他們也不可能從董卓的手中,搶出陛下來。
所以說,天下有智之士,都可以看出,討董不會成功的。
但是戲志才和陳矯兩人也希望蘇羽可以南下去響應,這是一場政治作秀。
增加自己在大漢的影響力,這才是這一戰的意義所在。
所有人都提出要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