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辰說出了這個答案,理所當然,也是自然而然,因為他心里正是這么想的,沒有任何的遲疑與猶豫,從嘴里表達出來的,正是他的心聲。
話音剛落,顧辰只覺前方那一段距離,此時給他的觀感一下子就變了。
之前因為天石律動范圍之內的一步一天地,因此哪怕只是幾步之遙,依然能夠感覺到茫茫的距離感,可是此時那段距離落在顧辰眼中,那幾步之間,或者可以說是那幾片天地之間,仿佛一下子連在了一起,而且已經不覺得有多遠了,反而是輕輕一步便可以邁過去的閑庭信步。
這還不算完,他還能感覺到,此時還有一股力道不知道是從何處產生的,只知從他身后而來,不斷催促著顧辰往前走去,就好像此時此地,這段距離這個位置,并不是顧辰應該停留的。
顧辰往前,數步邁出。
一步未停,暢通無阻。
看著他這番舉動,峰頂死一般的寂靜。
李大慶目光慘然,尤其是在看到顧辰一腳踏在中間那條線上,走出他的第十八步之時,便只覺心中一些理念轟然崩塌,更隨著顧辰踏出第十九步之時,縈繞在李大慶耳邊的就只有一句話。
“為什么我不如他”
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回答,因為連李大慶自己都覺得疑惑,為什么他一定要那么在意顧辰或者將此話換一種說法,為什么他會如此仇視顧辰
陳鷹突然站了起來,對這一步的所悟所得,他終于參悟透徹了。
雖然只是走出了十八步,但陳鷹已經感覺到了吃力。
這與在中間那條線上走出了四十八步,兩者相比之下,似乎還遠沒有到達他的極限處,但其實這十八步,卻已經接近了他的極限。
盡管如此,陳鷹并未因此而感到焦急與慌亂。
對于悟石,陳鷹知道的遠要比其他人來得更多,因此清楚地知道悟石之時,先走中間那條線與直接選擇一塊天石而行這兩者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差距,同時他更是清楚,因各人所思所悟不同,因此所得不盡相同,有時候對同一法的參悟,與向著天石所走的距離是遠是近并沒有太大的關系,這在不同的人身上是如此,在自己身上亦是如此。
換句話說,中間那條線上的每一步都與其他地方的每一步不同,某種程度上來說含金量要高得多,意義也更加深遠,但并不是說在中間那條線上走出了幾步,在面向日石或者月石之時就一定非得走出多少步,也不是自己想要走出多少步就能走出多少步的問題。
陳鷹在中間那條線上走出了四十八步,可是在面向日石之時,至今走出十八步,卻已經幾乎到了極限,但這并不代表他就走得差了。
此時站起,感覺尚有余力,陳鷹覺得,自己最少還能再走出兩步,再多的,怕是不行了。
他所參悟出來的青陽御焱訣中三訣,每一訣都極為繁復,涉及到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廣,與他之前所接觸到的那些道法術式不說完全不同,但他所悟出的法卻是囊括了幾乎方方面面。
因為信息量實在太大,所以他參悟起來極為費力,哪怕是服用了醒神丹,但是依然感覺到心神已經臨近了極限。
這條路,太難。
陳鷹心想,或許是因為自己得到了一些不屬于自己的機緣了吧
之前走在中間那條線上,隨著天石的扣心而問,許多疑難紛紛躥出,在他走到第四十八步的時候,便已經大大超出了極限,甚至要想在那一步上站穩都顯得極為勉強,卻因為許慕姍的悟石而惹出一番動靜,讓他福至心田,成功站穩了那一步。
雖然陳鷹最后沒有貪心冒進,選擇了退下來,可是他的所得到底不是全部由他自己的能力爭來的,加上如今許慕姍已不在場,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想要抓住,在沒有外力臂助的前提之下,便只能靠著自己。
但靠著自己,真的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