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杯熱茶,出了細汗,算是避免了感冒的風險,幾人又都拎著魚竿和馬扎往湖邊去了。
這邊的位置顯然有人處理過,能看出釣魚的好位置都平整了,許是保衛們弄的。
李學武拎著馬扎跟在幾人的后面,找了個挨著董文學的位置坐了。
保衛幫著幾人分了魚餌,又幫著掛了鉤,等甩進了水里,幾人這才又各自閑聊了起來。
彼此都知道今天的安排,所以給李學武和董文學師徒兩個留出了足夠的空間。
楊宗芳隔著幾米遠的地方對著李學武笑問道“學武會釣魚嗎”
“不大會,只玩過一次”
李學武倒是講的真話,他就隨便玩過一次,還是執行任務的時候。
那次也差點把三大爺酸死。
不過李學武一想起那次的經歷就覺得心痛,只好笑著說了幾句不再想了。
“哈哈”
楊宗芳對著其他兩人笑道“山上咱們伸不上手,這水里咱們可得露露臉了,不能讓李處長專美于前啊”。
“哈哈哈”
眾人是大聲笑著,小聲聊著,氣氛很是和諧。
董文學一直笑著看著魚漂,耳朵里聽著幾人的笑鬧,倒是很放松的樣子。
李學武哪里有心思釣魚,炸魚還差不多,用網他都嫌慢。
倒不是沒有耐心做事,只是覺得浪費時間,他又不愛吃魚。
“老師,桉子的事,有些問題”
李學武一邊看著水里,一邊輕聲將昨晚的安排撿能說的說了一遍。
董文學倒是很意外李學武的收獲,他知道京城那邊回收站的存在,倒是沒想到李學武玩的這么大。
不過他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沒有表現在臉上。
李學武見著他不說話,也知道老師在思考,便放慢了語速,說了自己的想法。
“這些船都是下蛋的雞,不能閑著,鍛煉隊伍是一方面,方便運輸和調配也是一條路”
“我知道你的想法”
董文學點點頭,開口問道“說說這些人是怎么安排的,再說說這些船是怎么安排的”。
“人是吉城的,也有鋼城本地的”
李學武拉起魚竿看了看,魚餌已經沒了,代表這水里是有魚的,不過有點兒賊。
換了魚餌重新下了桿,李學武繼續說道“吉城那邊的社會關系有點復雜,但上船的人正合適用這種復雜的關系控制”。
“船的話,一定是以船隊的形式成立的”
李學武頓了一下,繼續介紹道“用回收站的名義掛靠在煉鋼廠,組成運輸隊來工作,目標嘛,以鋼城為基礎,先開展河運,再慢慢開展近海運輸,船大,應該不成問題”。
河船和海船還是有些區別的,不過到了一千噸的位置,近海運輸也不算問道。
最主要的還是人,有著豐富航海經驗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你想的是南方對吧”
董文學一直沒有動自己的魚竿,心里想著事情,沒大在意這個。
“是”
李學武坦然地承認了老師所說的話,但強調道“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暫時的,我想他們能在一兩年內跑到津門就算成功”。
“呵呵,這個目標可不算小”
董文學輕笑了一聲,隨后回道“合作可以,掛靠也成,無論是津門,還是你想的南方,我都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