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做好準備了啊?”
李學武并未在意他話語間的懷疑,語氣中也不全是自信,倒是多了幾分從容,就像他在任秘書長一般,也沒有把復雜的庶務當做大山一般難拿。
“要不,您就拭目以待?”
“哦?”
薛直夫沒想到李學武會這么說,目光亮了亮,微笑著點頭說道:“那我就翹首以盼了。”
——
李學武沒有食言,中午領導包廂里飯桌上添了一道小蔥拌豆腐、一道燒茄子。當然了他不是小氣之人,玩鬧是玩鬧,肉菜也多添了兩個。
他在招待所存了酒,入冬以后尹滿倉又在招待所的冰柜里給他存了黃羊肉和豬肉。
今天飯桌上添的兩個肉菜便有羊肉和豬肉。甭管會議上多糟心,端起飯碗大家吃的都喊香,話題也多是年終工作,再沒有人提會議的事。
老李顯得有些沉默寡言,不過上桌前還是用玩笑的語氣恭喜了李學武,倒像是吃人家的嘴短一般,就連蘇維德都湊趣笑鬧了兩句。
集團班子正如李主任經常強調的那樣,是進步的,團結的。
飯后董文學要趕火車回鋼城,李學武要了車特意送他到火車站。
同以前相比,這兩年集團干部職工往來鋼城和京城的通勤量驟增,為此還開通了水上通勤航線,也增添了鐵路通勤專車。
有時候集團領導出行也會搭乘航空專班,能夠迅速達到目的地。
董文學剛到鋼城那會兒只擔任了煉鋼廠的書記兼廠長,往來京城和鋼城并不頻繁,連探親都需要趕在休假的時候。
等他擔任了管委會副主任,回京的次數就多了一些。不過平時的管委會他也要缺席的,相關的議題會以電話的形式通知給他,他也會把自己的意見通過電話傳回京城。
只有在重要會議,或者提審重要議題,或者有關于鋼城工業管理議題的時候他才會回來。這也是他在集團影響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就連通勤也是如此。李懷德去鋼城可以搭乘專列,董文學回京或者回鋼城可沒有這個排場,多是從鐵路買票往返。
以他的身份倒是不虞買不著軟臥,這份待遇已經足夠舒坦。
“換司機了?”
上車前見有司機主動幫他們開車門,董文學特意瞅了對方一眼。他是認識聶小光的,這年輕人瞧著倒是眼生。
“小光參加培訓學習了,這是于喆,原來在交通班。”
李學武等董文學上車后,這才上了另一邊,同時給他做了介紹。
于喆就是于麗的弟弟。
當得知李學武去遼東并不會帶現在的司機,于麗便開口求了他,想要給弟弟一副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