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坐飛機啥感覺?”
“哎媽呀,嚇死我了都!”
“哈哈哈——”
周六,李學武連軸轉忙了兩天后終于處理了積壓的工作,得空請家里人一起吃飯。
就在四合院,能叫的都叫上了,就連二丫都跟著他們一起來了這邊。
去金陵的時候李學武大包小包的準備了那么多禮物,回來的時候丈母娘哪里會虧了他。不僅有他和顧寧的,還有孩子們的。
更是沒忘了家里這些個,包括老太太,李學文和李學才一家也沒落下。
給老太太和劉茵的是上好的衣服料子,實在是這個年月很少有送成衣的。
送爺們和孩子禮物都很簡單,爺們抽煙喝酒就送煙酒,孩子們就送文具和玩具。
送女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女人,珠寶首飾拿不出來,畢竟都不是大富人家。衣服料子便成了這個年代女人交際最好的禮物。
做什么樣的衣服全憑對方的喜歡,等做出來以后給對方看看又是一種回禮的交際。
摸著絲滑的料子,老太太和劉茵雖然在嘴里客氣著,訓斥了李學武不該代他們收這么重的禮物。可目光里的欣喜和笑意是藏不住的,兩人也向顧寧表達了對親家的謝意。
顧寧對禮尚往來沒什么印象,可也能想到一定是婆婆托李學武給金陵帶了禮物。
就算婆婆這邊沒想著準備禮物,那李學武也是不會差了的,也會代婆婆準備。
親家相處并不太看重禮物的貴賤多少,而是一份惦記,一份心意。
對于太婆婆和婆婆的客氣、感謝,顧寧笑著讓了,也學著李學武講了母親的帶好。
“親家得多暫回來了?”
聽李學武提到了顧延的婚事,劉茵關心地問道:“是年前還是年后?”
“哎呀——”不等兒子回答,她又輕輕拍了拍大腿遺憾地感慨道:“一晃你們結婚都快三年了,跟親家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
“我丈母娘也想您呢,說是年后回來,一定來家里看您和老太太。”李學武笑著應了,同時也回答了母親的問題。
其實這個時候應該是顧寧來回答,只是她心思不在這個上面,李學武哪里會苛責她。
顧寧后知后覺,看了李學武一眼,嘴角微微翹起,扭過頭去,臉上多了幾分笑意。
“正應該來家里坐坐,這可是實在親戚。”劉茵看向老太太講了一句,又看向李學武叮囑道:“你小舅子結婚,你也得上點心。”
“嗯,知道了,媽。”李學武應道:“出來的時候我丈母娘跟我說了,他們兩個想要在工人新村買房子,這不是遷就周瑤嘛。”
“可不就是實在親戚嘛。”老太太手邊放著衣服料子,點頭道:“你這當姐夫的多幫忙張羅。”
對于母親和奶奶的叮囑李學武都笑著應了,即便是沒有她們的提醒,李學武也記得這件事呢。
買房子倒是簡單方便,周瑤本就是廠里人,又是干部,無非就是錢的事。
丈母娘能讓他幫忙挑選房子,顧延是帶著錢回來的。有他自己攢的工資,也有丈母娘給的支持,買個一百平米的不成問題。
這件事李學武并沒有過多的參與,顧延的休假還有幾天,他讓小兩口自己挑去了。
左右樓房的信息就在那,選好了交錢領鑰匙,他給找個合適的工程隊裝修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