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芳在學校擔任管理崗位,對形勢和政策的理解雖然不如李學武那般超前,可從目前初高中畢業生的鄉下安置情況就能看得出來,大學生也該執行畢業分配工作了。
李學才一旦分配了工作,那等了老三好幾年的姬毓秀一定要進門了。
老三結婚,李雪也漸大了,這家里處處都得準備著,安排著。
再想想她結婚時妹妹才9歲,現在都成大姑娘了,這時間真是不禁過呢。
“從我家往聯合學校去有校車,李姝也上學了,正好有個人帶帶她,省的一天老是想著玩。”
李學武見大嫂苦惱,笑著安慰道:“您也別說我沒有私心,這周末您就多往家里去看看,娘幾個在家我也不放心。”
“這說的啥話,你不吱聲我就不去了?”趙雅芳嗔了他道:“媽前兩天還念叨著,說你去了鋼城家里怎么辦。”
“沒辦法,小寧住在那邊離單位更近。”李學武點點頭,講道:“要不是為了這個,我也就讓她回家里來住了。”
“你呢?什么時候走?”
趙雅芳看了他,問道:“就算工作忙,十天半個月不能回來一次?”
“這哪里說的準啊,不把工作理順了,我回來心里也不踏實。”
李學武微微搖頭,看了眼家里,安排道:“山上你還是多問問,別讓根叔覺得不好意思,盡量給丫頭個機會。”
“剩下的我跟王露交代好,由她出面去聯合學校辦轉入的手續,也累累她。”
這么安排并不是說李學武在教育體系中沒有關系,恰恰相反,趙雅萍上學,他只要給冉秋葉打個電話就成了。
那為什么還要王露跑手續呢?
很簡單,他電話要打,不能讓冉秋葉蒙在鼓里,否則產生誤會就麻煩了。
可也不能繞過王露和趙雅軍小兩口,不然心里的愧疚也成了嫌隙了。
該用用,親嫂子幫小姑子辦事,誰都說不出什么不是來,也省的李學武出面了。
他要是出面安排,對趙雅萍來說不一定是好事情,多少雙眼睛得盯著她。
一月十四號,星期二。
自從兩級紀監接連下發通報,調查組撤回以后,機關里的氣氛稍稍有所恢復。
不過走廊里依舊很少見熱鬧,大家說話也小心謹慎,很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就連集團領導都省了不少外出調研和考察行程,貓在辦公室里避風頭,更何況他們了。
從來都是閻王打架,小鬼遭殃,案子牽扯了那么一大堆,到現在紀監還在查著呢。
大的已經放過了,可李主任講了,要查就查到底,除惡務盡。
也不知道集團高速發展的錦繡前景下,哪來的那么多“惡”。反正小心就是了。
只是今天氣氛多少有點壓不住,尤其是廠報公布了上個月開始評選的集團十大青年和十朵金花活動的最終結果。
嗡——
上班沒多久,走廊里便傳來了一陣低頻率的說話聲,是討論的人太多了。
李學武也看到了辦公桌上疊著的報紙,一角直指聯合工業報頭版頭條的位置。
這個年代基本上每個單位都會舉行稱號評選活動,正常的比如先進個人、生產標兵、優秀干部等等。非主流的也有紅星鋼鐵集團這般,搞了個十大青年和十朵金花。
要說往年先進個人、生產標兵這一類機關和工廠都會有,按比例進行分配。
只是今年初步完成了集團化組織機構變革,由廠級管理架構拉伸成了集團管理架構。
在榮譽稱號的制定和評選活動中,就需要對機關工作做出側重,以生產標兵這一類稱號來評價就顯得有些名不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