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目的,拯救京城中醫院所屬的中醫藥制作廠。
“這個工廠還是當初我們老院長從上面求來的,一直都是我們醫院的頂梁柱,當初可是寶貝疙瘩呢。”
“當初有多么寶貝,現在就有多狼狽,是吧?”
李學武不是在說風涼話,而是在闡述一個事實,這是趙玉峰都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
“唉——”電話那頭長嘆了一聲,講道:“其實六五年他們還提出要上新設備呢,現在突然就跨了。”
“一來是經營不善,政策性虧損,二來上級不愿意投資了。”
這話說的確實是真的,因為李學武對當前的經濟投資環境很了解。
這么說吧,就連銀行都不主動進行投資,甚至是不愿意投資。
經濟流動十分的緩慢,這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可事實就是如此,誰都沒有辦法。
京城中醫院所遭受的不僅僅是時代的問題,還有自然演變的規律。
中醫院吃的就是老大夫,就是那些醫術刁鉆的好大夫。
可結果呢……
現在李學才去了中醫院都能頂上去露兩手,可見山中無老虎了。
當然了,在中醫院李學才能有露兩手的機會,是有李順在單位工作的緣故,也有李學才在醫院實習了將近一年,早就有了一些實戰經驗。
他比他的所有同學都強,強在了實踐經驗,強在了家族傳承。
別的同學這幾年學業荒廢的厲害,但他不是在山上跟著父親學習,就是下山到了中醫院實習。
趙玉峰的兒子趙俠都毀了,可李學才這么天真憨厚的性格生生被家里人保護了下來,愉快地畢了業。
趙玉峰對李學武,對李學才兄弟兩個是有感情的,是對失去的兒子的記憶和惋惜。
每次看到李學武的時候,都會想起他的謹慎和手足情深。
每次看到李學才的時候,都會想想當初趙俠有這樣的兄長該多好。
可惜了,可惜了——
“這家制藥廠還有什么?”
李學武比較懷疑地問道:“如果是中成藥或者湯劑一類的,我想集團不會重復投資,你知道的,食品藥品加工廠引進了不少國外先進設備。”
“那些設備怎么能同老作坊比呢——”趙玉峰認真地解釋道:“這么給你說,同樣的藥材、同樣的劑量,讓機械制作和讓人制作就兩個藥效,你信不信?”
他電話里非常懇切地講道:“我并不反對百草堂藥業引進先進技術,大批量制造便宜的藥物,但是——”
“嗯嗯,你的意思是將中醫藥精華工藝進行保留?”
李學武截住了他的話茬,挑眉問道:“就是想打造手工藥品牌唄。”
“我是有這個想法啊。”
趙玉峰苦笑著嘆了一口氣,正如你所說,集團不愿意進行重復投資。
“我理解你的意思了。”
李學武想了想,在電話里講道:“晚一點我給你消息。”
“那我就等著你的好消息了。
趙玉峰笑著說道:“什么時候回京,咱們聚一聚吧。”
“聚一聚都好說。”李學武最后特別問了一句,“中醫藥制作廠的藥方是公開的,還是保密的?有幾份,是歸藥廠所有,還是歸中醫院所有?”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