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麥慶蘭由著辦公室主任帶來見王亞娟,就是來認領導了。
江湖上也叫拜碼頭。
“王臺長您好,我是麥慶蘭。”麥慶蘭目光流動,但語氣和表情依舊很認真地做著自我介紹。
王亞娟聽她講了,也從她的表情中看出來她是知道自己的。
王亞梅在回收站工作,她已經經常去接妹妹下班,聽說過麥慶蘭,就是一直沒見過面。
有可能就隔著一道墻,終究是今天才見著面。
“行啊,你來了,我們分臺的整體實力又提升了一大截。”
聽麥慶蘭介紹完,王亞娟笑了笑說道:“我不知道集團總臺今年有沒有分配到大學生,但無論有沒有,你應該都是集團第一批擁有大學學歷的播音員了。”
“能分配到紅星鋼鐵集團是我的榮幸,能來遼東工作我更榮幸。”麥慶蘭微微笑著,道:“很高興能跟大家一起共事,我會虛心向大家請教和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水平。”
“不用太過拘謹,咱們分臺是在冶金廠廣播電臺的基礎上進行擴編的,目前還屬于草創階段。”
王亞娟想了想,看向麥慶蘭問道:“我不知道你是否有學過播音主持方面的基礎知識,你的個人信息上是說……你是戲曲專業的?”
她拿起辦公桌上的文件翻了翻,抬起頭問道:“嗓子一定很好吧?”
“我有自學播音方面的知識,已經有一年多快兩年了。”
麥慶蘭坦然地點點頭,講道:“每天在家我都會用報紙來練習發音和節奏,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現在就試試。”
“那太好了。”王亞娟聽麥慶蘭如此說,心里已經了然,李學武一定早就做了安排,否則她也用不到一年多以前就準備這些。
剛一入職便擁有播音能力,再加上有李學武的照顧,麥慶蘭雖然才剛剛參加工作,可在起跑線上就超越了同一批很多大學畢業生了。
就連站在一旁聽著的辦公室主任都忍不住露出了驚訝的目光。
分臺需不需要播音員?
這還用問,當然需要。
分臺又不是全時段轉播總臺的節目和廣播,每天固定時間都需要播音員來廣播本地的工作情況。
況且王亞娟來遼東工作也不全是“躲貓貓”的,她也想在李學武的眼皮子底下做出一番事業來的。
雖然她不是播音專業,舞蹈更是跟廣播沒有什么關系,但她已經做管理四年,早就是基層干部了。
不敢說一鳴驚人,總不能丟他的人吧,不爭饅頭爭口氣啊。
“用準備一下嗎?”王亞娟隨手將早晨新送來的報紙遞了過去,示意道:“你隨便選一篇文章。”
她這是考驗,可不算是為難。
考驗是給外人看的,畢竟辦公室主任在一旁站著呢。
所以她給麥慶蘭的是今天的聯合工業報,是讓辦公室主任知道她沒有放水,麥慶蘭一定沒看到今天的報紙。
說不為難,是她將報紙遞過去,沒定義哪篇文章,由著麥慶蘭隨便讀,只要過得去她也好安排。
哪知麥慶蘭藝高人膽大,擁有從小就錘煉的嗓音功底,再加上練習了一年多播音基礎,讀報紙上一篇文章還不算什么高難度考驗的。
她將報紙接過來,就第一眼看到的文章,快速地掃了幾眼,都沒用一分鐘,便用播音腔讀了起來:
“聯合工業報遼東社6月25日訊,紅星鋼鐵集團秘書長、遼東工業領導小組組長李學武一行于6月24日到營城港區調研,聽取了……”
“行——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