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嘛,離不開人才。”
李學武看了他一眼,問道:“營城船舶下半年的目標定多少?”
還不等徐斯年回答,他便強調道:“要是比去年同期和上半年低你就不用報了,我報上去都嫌丟人。”
“上漲5%,這是極限了。”
徐斯年微微搖頭說道:“你也知道,業務上半年好做,下半年不好做,我還等著營城港區帶動船舶制造呢。”
“快艇的銷售怎么樣?”
李學武夾了一口青菜,看著他問道:“比同期增長了多少?”
“不多,我說的是渠道啊。”
徐斯年想了想,說道:“非渠道倒是多了,去哪了我就不說了。”
“還得提高速度啊,船速。”
李學武看了他,講道:“港區一旦運營,很多訂單你都接不下來。”
“再一個,跟濱城船舶的合作也要加強,充分利用他們的優勢。”
“這個我想到了,最近就琢磨這件事呢。”徐斯年吃了一口螃蟹,點頭說道:“前段時間工作太忙了,審計和組織建設工作占用了大部分時間。”
“你跟我訴苦沒有用,工作安排下去了,你不執行還是我不執行?”
李學武給棒梗夾了青菜,嘴里講道:“沈飛那邊有意開展合作,是一個大項目,真要能做成了,鋼城的集成化零部件產業就真的起來了。”
“大項目?”徐斯年聽得出來他話里的意味,問道:“能有多少?”
“想象不到,非常多。”
李學武看著他講道:“從技術和生產兩個方面實現突破,繼汽車零部件產業之后,飛行器零部件制造也有了目標,你們營城船舶什么時候一統江湖。”
“別鬧了,還一統江湖呢,我們算什么小魚小蝦。”
徐斯年撇了撇嘴角,道:“你沒聽說嘛,濱城、津門也搞了萬噸級造船設備,接下來要有大動作了。”
“這不是正好嘛。”李學武講道:“連建筑總公司那邊都去找關系接項目了,你們還能坐得住?”
“兩碼事,兩碼事。”
徐斯年夾著青菜,講道:“咱們廠汽車工業異軍突起,拿到產業鏈的關鍵我是相當佩服的。”
“你剛剛說要做飛行器零部件供應鏈,我覺得也有可能。”
他吃了青菜,看著李學武講道:“要是在船舶行業也做零部件供應鏈產業,我覺得不太現實。”
“你也知道,船舶的零部件都很大,而且有運輸要求。”
徐斯年揚了揚筷子講道:“就是倉儲調運都算困難,更別說訂制化了。”
“大型船舶都是一船一設計,除非你說的是小漁船,或者是快艇那種小船。”
“那就盡量實現標準化。”
李學武認真地講道:“營城船舶現在的制造量絕對算不上現代化。”
“你可以說現在能滿足訂單需求,還能造萬噸級大船,但以后呢?”
“在設備、工藝、技術等層面無法實現突破的時候,標準化生產和組裝才是加快造船速度的唯一途徑。”
“你說的這個我回去想想。”
徐斯年有些撓頭,看著李學武抱怨道:“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可不是一顆螺絲,一張鐵板的事。”
“工業企業本身就要隨時面對時代的選擇和考驗。”李學武指了指火鍋,讓他多吃點,嘴里則繼續講道:“你現在不考慮將來,那將來就不考慮你。”
“別老想著單打獨斗。”
李學武又提醒他道:“多跟李主任匯報匯報工作,下來再跟科學研究院那邊協調協調,你得下點工夫。”
“這哪里是一星半點啊。”
徐斯年嘴里叫苦,可還是點點頭,指了棒梗道:“小子,再去拿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