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武玩笑道:“您還年輕呢,說不定還能看見載人上天呢。”
“我上天還有可能。”
董文學搖頭表示不信,笑著看向李懷德問道:“李總,你的意思……”
“不是很了解啊——”
李懷德也很為難,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溫茶,這才繼續講道:“這次的機會對于我們來說很難得了。”
“但依照秘書長的分析,每年一定要往里投入不少錢來維護啊。”
他這會兒倒是算起了小賬,“況且咱們就一架公務機,遠沒到購置一座飛機場的地步。”
“能找咱們推銷,也是真賣不出去了,或者說想要現錢。”
李學武給兩人分析道:“框架協議簽了,盈利型項目就擺在他們的眼前,可兜里沒錢他們也只能干瞪眼。”
“所以這會兒賣機場除了有不堪重負,無以為繼的可能,還可能是籌錢,其實他們也沒啥錢。”
他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給兩人做了介紹,分析的還是很到位的。
“能起降中型運輸機的機場,竟然就這么撂荒著,真是可惜了。”
李懷德感慨一番,看向李學武問道:“你的意思是不能買?”
“至少現在沒有買的必要。”
李學武想了想,還是講了自己的意見,“一架公務機是支撐不起一座機場的運營。”
他看著李懷德問道:“如果咱們購置此機場,為了滿足盈虧平衡,就需要加多航班,加大銷售力度。”
“也就是說,咱們還得投入大量的購置飛機的資金。”
李學武為難地看向董文學問道:“咱們還有錢買飛機?”
“這你得問問景副主任了。”
董文學也是搖頭苦笑,道:“如果景副主任說有錢,那就是有,如果景副主任說沒錢,那就是真的沒有了。”
“不是說還有一些飛機嘛。”
李懷德像是想起了什么,挑眉看向董文學問道:“不能飛了嗎?”
“呵呵呵——”董文學輕笑道:“能飛是能飛,就怕沒人坐啊。”
“是訓練機吧?”李學武想了想,說道:“沈飛不一定能留。”
“老式的英制和法制古董機,聽沈飛的副廠長王新說,這些老古董準備移交給博物館,等待接收呢。”
董文學撇了撇嘴角,道:“不過聽他說還有一架能飛的伊爾-14運輸機。”
“伊爾-14算不算老古董?”
李學武開玩笑道:“這玩意兒至少是十年前進口的。”
“呵呵,你說對了。”
董文學翻看了一眼文件,這才講道:“十五年前那一批,一共是49架,沈飛的機場最近幾年拿到的。”
“嗯,還真是老古董了。”
李學武笑著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反正我是不敢坐啊。”
其實這么說也不算對,因為伊爾-14是這個時候國內運輸機的主力,很多貨物運輸和人員運輸都靠它。
直到后世七八十年代依舊能在機場看到它的身影。
“機場有自己的維修車間和招待所,這方面還可以,辦學校吧。”
董文學笑了笑,講道:“另一個能想到的就是貨物運輸。”
“王新提到了一點,當年奉城有到營城牛莊的航班,甚至有五架飛機用于郵運工作。”
“要做貨物運輸嗎?”
李懷德思索著講道:“這個成本就有點高了,普通人消費不起的。”
“這座機場擺在咱們面前是個老大難,對于沈飛來說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