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真會說話,給他滿了酒后笑著講道:“我們也在想,能孕育出紅星鋼鐵集團這樣的企業,那在經營能力更優秀的南方,是否會如雨后春筍一般,不斷出現像紅星鋼鐵集團這樣的企業?”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李學武笑著講道:“你不能希望全國的工業布局永遠都是這樣啊。”
“我哪里敢想啊——”
王新苦笑道:“你們應該收到通知了吧,遼東工業正在愁呢,支援三線建設不知道從哪里做起。”
“割肉的痛苦誰都接受不了。”
他感慨著搖了搖頭,吃了一口菜,這才繼續說道:“我們也是想趁這個機遇,在不走的情況下盡快發展起來。”
“還是想賣我們機場?”
李學武好笑地看著他問道:“就想賣掉機場來換取發展的資金?”
“確實想,也只有這個辦法。”
王新看著他點點頭,說道:“我們有技術、有產能,但無法變現。”
“這還是有和你們的合作了,以前這種合作都是不敢想的。”
他笑了笑,說道:“可是機遇不等人,技術轉換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等不起了,只能先賣地換錢。”
“我直白一點說啊。”李學武看著他點了點頭,道:“雖然我沒去過那座機場,但看資料也能了解到,以現在國內的航空市場看,絕對是要賠本的。”
“無論這座機場是三機部的還是遼東的,我們都無法與他們相比,這是體量決定的,撥款不到位不得撂荒嘛。”
“你們也可以合作嘛。”
王新確實想要撮合這次的合作,耐心地講道:“就像聯合能源總公司那樣。”
看得出來,王新對紅星鋼鐵集團有足夠的了解,李學武也必須得承認。
“能源行業可以合作,建筑行業也可以合作,甚至制造業都可以。”
李學武攤開了手,看著他講道:“機場是能跟外人合作的嗎?至少我還沒聽說機場運營可以引入外部力量的。”
王新被的他的問題難住了,因為這是現實問題,在這個年代誰敢引入外資來運營機場啊。
再說了,外資也不是大傻帽,會往國內的航運市場砸錢?
這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盈利。
這個年代的機場運營不是后世那種較為密切的聯系,現在都是機場負責飛機的運營工作,還是公司管理那一套。
機場必須有自己的飛機才能開展運營工作,光指望航線上的客機不得賠死嘛。
“合作呢?你們有沒有想到過?”
李學武眉毛動了動,看著他輕聲講道:“你們以機場為合作條件,我們可以出管理和服務團隊,大家商量著來嘛,總比一錘子買賣好談,對不對?”
“我們以機場作為合作條件?”王新思考著講道:“這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還得買飛機啊。”
“那,這是一定的。”
李學武歪了歪腦袋,講道:“也可以根據談判結果來定,拿錢就拿股份唄,誰的股份多誰說了算。”
“這樣啊——”王新自顧自地喝了一杯酒,講道:“以前還真沒這么整過。”
“以后是合作共贏的時代了。”
李學武笑著拍了拍他的胳膊,道:“只從工業企業來看,離開了供應鏈誰能活的更自在?”
“供應鏈控制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大大增加了產品競爭力……”
“這個我能理解,我是在想錢的事。”王新看了看他,道:“依你的意思,合作過后我們得出錢買飛機,還得將機場的管理權交給你們是吧?”
“如果這樣算的話,我們地拿出來了,還得拿一筆錢出來……”
他看著李學武問道:“你是不是把我繞到里面去了,我剛剛說的可是機遇,我們等著錢趕上這一波機遇。”